时间很快来到了元朔五年的二月。
息禾已经搬离了将军府,护院和女奴都是霍去病帮忙挑选的,宅院不是特别大,却是她穿越而来,真正的家。
这一月,也是霍去病的生辰,息禾按照后世的习俗,亲自编了平安福送给他当生辰礼。
霍去病年满十六,虚岁十七。
她离开了将军府,搬进了大宅子里,便立刻按照自己的想打将宅院进行装修一番。
息禾住在正院,东面作为书房和藏书阁,西面是药房并留有一间药房。
她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术,接下来的时间,她都在研究医术和药方。
并且为了自保,她研制了很多种毒药,还请了教头偷偷习武,希望能够下次遇到敌人能够警醒一些。
同年六月,刘彻在这一月下旨劝学,建立书院。
印刷书册也随着劝学的圣旨流传了出去。
息禾的名字再一次引得朝野上下讨论。
文人治国,武将安邦。
息禾将活字印刷术拿出来,便很快就俘获了大批学子的敬重。
有不少人慕名来拜访,只是科举制未曾拿出来,她有心低调,便闭不见客。
毕竟她是女子,不见外男,倒没有人说她清高,只觉得她十分谦虚,并且深入简出,一些文人对她的印象便更好了。
不过息禾不见外人,确实在忙。
除了研制毒药之外,她还在研究成本低廉能够用于战场的伤药。
战场上刀剑无影,身上的刀伤便是家常便饭。可战场很多死掉的战士并不是当场毙命,而是刀伤感染去世。
古代可没有青霉素这样的神药,因此战场上由于伤口感染而死亡人数是令人触目心惊的。
只是息禾并不是研究药物学的,不会提取青霉素,且古代这个条件,也不可能提取青霉素。
就是大蒜素,现在也没有这个条件。
因为大蒜也是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候才传入中原。
由此,也可以看出张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了。
如今她也只能过一过脑子。
好在她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大夫,她倒是在族里的阁楼里看过不少及时止血的配方。
不如,将便宜好用的伤药研制出来。
第64章
而伤药对与战场的士兵来说,便是救命的药。
就算她不能陪霍去病一起去漠北,也想为他做些事情。
因为涉及药品,还需要慎重,因此她一心扑在伤药的制作上。
八月,匈奴派大军南下报复,杀了汉庭的高级官员。
刘彻震怒,下定决心要反攻匈奴。
朝堂上的求和派全部闭麦,不敢言语。
息禾对于战争并不敏感,她也只是从历史书上知道了汉武帝时期发生的事情。
战场上战机转瞬即逝,她并不想插手战场上的事情。
因此,就算她知道这次漠南之战,赵信会叛敌,她也不打算告知刘彻和霍去病。并且未到最后一刻,空口无凭说朝堂重臣会叛敌投降,无异于给自己招祸,她并非是不知死活之人。
这些日子,她都窝在府上研究治病的伤药。
冬月。
天下了鹅毛大雪,息禾带着去年霍去病送给她的狐狸围脖,肩上披着一件毛绒绒的披风,带着护卫进了一家药馆。
只是没有想到,这大冷天的息禾这一出门,便在药店遇到了一个面熟的人。
是章太医之女章洇。
因在宫宴上认识,又有过几次照面,对于息禾而言,她也算是熟识了。
她见到章洇时,章洇也看见了她。
章洇上前问候:“女君,许久不见,最近可安好?”
“我都挺顺利的。”息禾有些尴尬,将药材背在身后。
“那女君为何大雪天来药店?”章洇有些好奇。
息禾脸上更是尴尬:“我最近在学习医术。”
“原来如此。”章洇热心的道,“女君可需要我给你推荐几本入门的医书。”
“那便多谢章小姐了。”她话落,转了话题,“章小姐来药店也是来拿药的?”
“对啊。”章洇说到此处,脸上突然露出了忧愁的表情,“女君可还记得婉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