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一些大臣之妻,见到她,也要行礼。
封君后,息禾因为事物繁忙,一向深居简出,很少出门交际,因此知道女君的封位很高,却并未有实际的感受。
直到那日的及笄礼过后,她才明白“妇女封君,仪比公主”究竟是什么意思。
现下她身份地位有了,便只差权力。
由于朝廷反攻匈奴,刘彻一心扑在战事上,科举制暂时搁浅,让息禾始料不及。
毕竟她不是神仙,不是万事都能顺着她的意愿行事,息禾看得很开,而且边疆传来赵信投降,苏建迷路贻误战机之后,她心中便另有主意,便也能看得开。
息禾听闻刘彻听闻此事盛怒,要杀了苏建,朝堂上已经有不少人求情,刘彻都置之不理。
而她却知道,苏建后来并没有因此被砍杀。
历史上记载苏建回到长安后,刘彻本是要杀苏建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改了主意,让他用金赎了一命,贬为庶人。
苏建出身杜陵,而杜陵这是个钟灵敏秀的地方,世家聚集,苏建便是出自苏姓世家,与朝中众臣皆有往来。
息禾关注这件事,便是想要拉拢苏建,为自己积聚力量。
因此前段时间战事传来,她便想起来不久前,听章洇提起苏婉儿偶感恶疾却又不让人上门探望之事,于是便找人探查此事缘由。
这一查才知晓,原来苏婉儿身上已经有了婚约却看上了府上部曲,不愿再嫁旁人,这才想了这个馊主意,妄图以此退婚。
这也难怪章洇与苏婉儿情同姐妹,章洇竟然会私下传播她重病的消息,她当时竟然还猜测两人是否起了嫌隙。
如今苏建获罪,苏婉儿这病便也装不下了,她还要去信给她未婚夫家,请她未婚夫家为她父亲求情。
第72章
而明日众将回京述职,苏建也会一并押送到长安,介时朝堂上定然会议论关于苏建的处置问题。
朝堂对匈奴出兵十万,本就是耗财耗人耗力,其中需要的钱粮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对于一个国家的财政而言是很大的负担。
为了寻找匈奴主力,大军在关外蹉跎了数月的时间,好不容易找到了匈奴单于主力,若是苏建战死沙场还能说是民族英雄,可是他突围了,甚至因迷路而错失与匈奴主力一战的机会。
国家财政损失,军队损失,都是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的呀。
刘彻自然要拿苏建开刀。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政客,最忌讳的便是感情用事,因此,此时刘彻对苏建起了杀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如今的朝廷上还有一个弱点,是刘彻的软肋,也是苏建的生机。
息禾想要拉拢苏家,不如提前将此事透露给苏婉儿,卖苏家一个人情。
想到这里,息禾道:“小水,去给苏府递上拜帖,今日我要去看望苏小姐。”
“诺。”
苏府。
苏婉儿与祖母在房间说话。
她劝道:“祖母,我已经去信给韦杜两家叔伯,他们答应帮父亲周旋,您莫要太过担忧,伤了身子。”
“出兵匈奴劳民伤财,十万大军戍边数月,却因你父亲迷路而错失战机,陛下定然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你父亲,如何能逃脱责罚?”祖母长叹一声,脸上的表情灰败。
“陛下定然不是薄情寡义之人。”苏婉儿语气不足,说着声音就低了下去。
房间里的气氛瞬间消弭了下去。
这时家中仆妇敲响了房门:“夫人、小姐,平宁君递来帖子,说早些日子听闻小姐久病初愈,今日想要前来探望,不知小姐如何答复?”
苏婉儿闻言讶异。
如今谁不知道,平宁君是陛下眼前的红人,只是向来低调,甚少听说她与哪家走得近些。
祖母问道:“你竟何时与平宁君相识?”
苏婉儿道:“前年她初封翁主,祭祀时天气寒冷,我当时见她跪在地上未曾带有护膝保暖,便将多余的护膝送与了她,后来她前来府上感谢,这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