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13章(1 / 2)

之后,在韦太守的带领下,三人便去了府衙办公的地方。

水灾的折子就堆在韦太守办公的桌面,他将其整理,递交交给了息禾。

他道:“都在这了。”

息禾点头:“多谢。”

“客气了。”韦太守道,“我回来是拿东西,灾民的事情还要他盯着,便先行离开。”

“好。”

息禾与霍去病便带着折子拿了回去,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不想放过任何的细节。

各县所遇到的问题,基本都大同小异。

看完之后,霍去病道:“各县如此或多或少有人感染了疾病,如此,这霍乱之事,便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了。”

息禾也点点头:“现在不知道章洇那边是什么情况,有没有调配出最佳的药方。”

正说到这个,霍去病拿起稚县的折子:“你看看这个。”

息禾先是眉头一松,随即又皱起。

“这个稚县县丞,做事如此缜密,竟然没有出一丝纰漏。究竟是他太过厉害,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霍去病提议:“不如让人去请教一二,看看这位县丞究竟是如何管理,也好照着葫芦画瓢,学一学他的经验。”

息禾抿嘴:“也好。”

两人对视一眼,却不敢妄下断语。

霍去病叫了勾钺,便将此事吩咐了下去,勾钺闻言,便拿着折子看了一眼,随后道:“侯爷,按照稚县与汴梁的距离,需给我三日时间。”

“可。”

见勾钺离开,息禾拿着稚县的折子,心下思索。

山东有这么一个地方吗?她怎么没有印象?

第127章

琢磨着,息禾心里有点拔凉拔凉。

因为事情太过庞杂,只能一件一件的进行处理。

将折子看完,确定是传染病目前是最严峻的问题,息禾便去药房调配药方。

好在最开始,她让章洇去收购了药方,药方里面需要的药材都能找齐。

果然,有准备总归是好事。

她便一夜没睡,对药方进行调配,最后终于将药丸给调配出来了。

到卯时,息禾便将药丸给到大夫,让他们给未曾感染霍乱的流民服用,看看是否有预防的效果。

只是其中涉及到秘方,这让息禾有些难以抉择。

不过想了想,既然是治病救人,让方子能流传下去也是好的,就是有些愧对族人。

她便找了一个长相看起来老实的大夫,将药方给他进行制作,并且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对方立即保证一定不会出现问题。

一夜未曾休息,息禾小憩了两个时辰,便惊醒了过来。

她吃过饭,便先与霍去病前去巡视。

昨日韦太守在城门口张贴告示,经过一晚的发酵,城门口旁排了不少人进行登记信息,都是一族族长或是村里的里正。

他们未曾遇到天灾时,也是体面人,见官府能想得这般细致,对官府的信任又上升了一些——他们知道,他们这些灾民是有人管的。

又听说官府也没有放弃还在灾区的百姓,心里更是烫慰。

得知官兵前往灾区搜救,需要熟路之人带路,想到那些没有逃出来的灾民,有他们的亲人、朋友、兄弟姐妹,不少人都积极的出来自荐。

两人巡视过后,见着事情井井有条的进行,心里总归是放下心来。

这位韦太守,是个有本事的。

就在这时,宁恒传信过来,他收购的粮草已经运到了她设立的难民区,已经接收了近三万流民。

章洇已经将治疗霍乱的药方配好,也一同随着信送了过来。

这正是及时,息禾查验一番,见没有问题,便又将治疗霍乱的药方给到了大夫,让他们对症治疗。

朝中也传来消息,是关于灾民的安置的,按照朝中众人的意思,是将一部分灾民留在原地重建,一部分将其迁去朔方城开荒。

这并没有让息禾感到意外,她本就从历史上知道了朝廷的这个决策。

她感叹:“希望能将霍乱控制,那一切便会轻松很多。”

三日后,勾钺摸清了稚县的情况,快马回城禀告。

息禾与霍去病见到他的脸色后,心中不好的预感更加强烈。

他手臂受伤,腹部也受了伤,虽然已经包扎过,却依旧能闻到他身上的血腥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