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30章(2 / 2)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

“……”

听到息禾娓娓念来听来,众人也被带入这种情绪之中,心情也很复杂。

乱世动荡,辈出英雄。

而乱世之下的百姓,却是流离失所,食不饱腹。

见大家都没说话,息禾硬着头皮往下介绍:“时间来到了大唐,这个时代,踊跃出了一批优秀的诗人,而后世,大致将他们分为浪漫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边塞诗人和山水田园诗人等,更讲究格律。”

“其中,有一个叫做李白的人,是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诗仙。”

刘彻闻言打断,疑惑道:“诗仙?何人能称为仙?”

第143章

何人能称为仙?

息禾想了想道:“李白的诗词极具个人风格,豪放飘逸,既有侠肝义胆,也有道骨仙风。”

“臣读过他的很多诗,其中有《将进酒》的劝酒词,气势雄壮,潇洒自在。”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他经过蜀地,又写下《蜀道难》,叹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李白眼中的蜀道,是死了很多人才有了天梯石栈相钩连的险道。而走在蜀道中,上有遮住太阳的山巅,下有冲波逆折的水流,黄鹤飞不过这山川,猿猴想要攀登这山也得发愁,山间瀑布湍急,就像是直接从天上冲击下来,声音响彻天地犹如雷霆……”

“……”

“后来,他因卷入朝堂争斗,被贬去夜郎,半路被赦免,回来之时遇见了已经成为太守的老友,又写下《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开篇是这样写的,‘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

“唐朝另一个诗人杜甫,因仰慕于李白,诗里是这样写李白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这样的才华与傲气,自然是能被称一句诗仙的。

刘彻听到这里,虽然知道这李白是唐代的诗人,还是忍不住道:“此子狂妄至极!”

常融也心道:这叫做李白的后人,的确是才华横溢,可也太过张狂了。做个闲散诗人那也不错,若是做官,怕是走不长久。

卫青也是跟刘彻的想法一样,这也太狂妄了。

他战功斐然,面对天子,也得小心翼翼,这等是什么样的功绩,能让他狂到无视天子。

要知道,帝王一怒伏尸百万,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霍去病倒是没有什么感触,看得出来,他的夫人还是挺喜欢这个李白的诗的。

息禾的确是喜欢李白的诗,仅限于此。

他自己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行为上却是两次入赘为婿。

他在诗词上的才华的确让他有狂傲的本事,可是做官不行,做人也差点意思。

不够脚踏实地,也不够坚定自己的想法,政治上也不够敏锐,最后还卷入永王之乱,差点害死自己。

不过后人也多是先从认识他的诗,再认识这个人的。总归是人无完人,李白给后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又被后人称为“诗仙”,已经足够证明他才华。

听到刘彻说李白狂妄,息禾跟着点了点头:“他诗歌写得可以,官场却很不如意。”

刘彻嗤笑:“那也是应该的。”

他想了想又道:“不过这后辈写的诗歌倒的确惊艳。”

她继续说道:“唐代还出现了很多著名诗人,有‘诗圣’杜甫,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诗鬼’李贺,写下《雁门太守行》,‘诗佛’王维……”

读诗,好像是在跟古人产生共鸣。

寂静无声的山水间,有诗人柳宗元写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首绝句,将山水之间的画面刻画的淋漓尽致,好像读者也亲眼见着这样的景色:

在寒冷的江面上,远处是山,近处是水,这样天寒地动的时候,见不到飞鸟和行人的踪迹,整个天地只有钓鱼翁坐在小舟上垂钓,一切是如此的寂寥。

山水诗,边塞诗……

除了唐诗,还有宋词元曲,也在华夏的诗坛上留下最璀璨的一笔,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刘彻喜欢词赋,听息禾念起后世的诗歌,时不时的夸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