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44章(1 / 2)

被探索的土地。”

光幕的上的土地开始变化,并以此介绍了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等六大板块。

在美洲板块,它定格住。

“在美洲,产有玉米、番薯、花生,这些粮食在明朝永乐年间被引进中原,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很快得到百姓的广泛种植。”

“粮食产量的增加,使得粮食的供应得到了保障,人口也在迅速的增加。华夏人口从几千万到了四亿多人口,到了现代,华夏甚至增长到十四亿人口......”

画面中出现了番薯、玉米从种植到结果的生长的规律。赢政看着天空中的光幕若有所思:“粮食?人口增长?”这后世之人,倒是知道当下令朝廷最为苦恼的是什么。

扶苏忍不住看向赢政:“若是这美洲的粮食能在这时引进中原,该有多好。”

李斯看着光幕,也若有所思。

嬴政已经从刚刚的朝代领地变迁中,大致了解了这世界的疆域状况,看着舆图中,中原处在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相隔甚远,即便现在知道哪里有产量极高的粮食,以目前的航海技术要跨过辽阔的大海,倒是有些痴人说梦了。

只是后世中原有十四亿人口,这么庞大的数字,是否在胡说八道?

“当然,以诸位所在的年代,想要航海远航,这不现实。”

“茫茫大海中,若是不知道方向,必然在海中迷路,时间更迭,好在华夏在战国时期已经发明了司南进行指明方向,在宋时司南得到完善。”

画面有一变。

“这是从中原前往美洲的最佳航线,请诸位记牢。”明朝,朱棣眯眼看着天上的光幕:“明后是清?”

朝代更替,乃是历史规律,只是泱泱大明,最终还是在历史上消失了吗?

这后世之人投放的这个光幕,提起了明朝永乐年间,这正是他的年号。

他曾让郑和下西洋,莫非便是这个时候郑和将玉米番薯从美洲大陆带了回来?

明朝人口为一千万户,以五人一户,换算成人口这是五千万人。

到了清朝,人口便达到了四亿?

现代,有十四亿人口?现代应该就是发布光幕的后世之人所处于的时代吧。

只是十四亿人口,这简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一年的粮食收成真能养活这么多人吗?

他盯着光幕,对着身边的太监道:“将图纸记录,不容有错。”

这时候各朝各代的君王们,也都跟身边的人这般说道。

航线用箭头表明,写得十分的详细,将可能遇到的风险也都一一说明。

“当然,有航线还不足以让诸位能踏上美洲,需要的还有大船只,已经能推动船只运行的动力。”

明朝,科技领先于整个世界。

因为内部政策问题,这才导致了整个国家分崩离析,若非如此,清军如何能入关?

而永乐大典也不会遗失。

不过对于此时的朱棣来说,心中倒是没有什么激动的,航海,在明时技术已经成熟了。

莫非,这后世之人,要将如何造出大船的技术,一并公布?

嬴政,刘彻,李世民看着光幕。

而这的确如此。

“船只的材料,需要用到钢。这钢坚硬无比.......同时还用到蒸汽机提供动力,而蒸汽机的原理为......”

“两者结合,只要诸位记牢其中的方法,制作出远扬海外的船只则只需要时间罢了。”

刘彻看着光幕上的内容,再看看自己的枯瘦的身形,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奈何如今他已经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