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宝坤顿时急了:“有什么不适合的?”
“他有些偏科,而且人太憨直。”
冯秋荔说的直接:“娘娘今日考校他们本就是为了探一探他们性情,科举大事朝中也自有章程,没谁会真的相信这般大事会让他们插手,其他人都懂得话藏三分,惟独董伯中,半分城府都无。”
这人将他所知的说了个十成十,关键是,他并非自得炫耀,而是真的以为皇后是在征集他们意见,所以毫无保留,半点儿心眼都没有,就连对待主考官员也提了“意见”。
“他忠耿认死理,这性子如果直接留在京里,除非有人时时庇护,否则还没出头怕就得被人害了,微臣倒是觉得可以先将他外放到地方上去,既能干实事,又能磨炼性子。”
“只要朝中给他足够的底气,他说不得能将那些地方满是污糟的官场生生劈出一条清明路来。”
钱宝坤闻言皱了皱眉,觉得冯秋荔说的有些道理。
棠宁也是点点头:“那其他人呢?”
冯秋荔摇摇头:“那个金盛俞心思太多,黄弘又太过老实性子软弱,除了和李驰他们一起留在殿内的几人,剩下的人连这般送上门能得君上青睐的机会都不敢伸手,无论胆气还是其他都多少欠缺一些。”
“能直接放入朝中任职紧要位置的人不多,不过好再都是有真才实学的,磨一磨也能成器。”
钱宝坤在这一点上跟冯秋荔是一个看法,今日入宫的这些学子年岁最大的二十五、六,最小的也不过十、七八,大多无人教导人情世故,未经官场之事,这世上又不是人人都像是陛下夫妇二人一般妖孽。
稚气些,磨一磨就好,也不必要求太高。
冯秋荔突然想起一事说道:“不过娘娘,那个祝溪俨……”
“怎么了?”棠宁抬眼。
冯秋荔说道:“刚才微臣一直留意他,虽口不能言,但不卑不亢也不怯弱,而且您给的东西微臣也看过,是个好苗子,不过。”他顿了顿,有些皱眉:“微臣总觉得他身上有种熟悉感。”
钱宝坤挑眉:“怎么,你认识?”
冯秋荔摇摇头:“不是,我以前从未见过他,谈何认识,我说的熟悉不是面貌身形,是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钱宝坤见他皱眉的模样,没好气地翻了翻眼皮:“什么说不上来说得上来的,神神叨叨的,读书人身上不就是那模样,那叫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瞧着没什么不同的。”
“倒是你,怕不是心眼儿使多了,见谁都像鬼。”
冯秋荔:“……”
钱尚书,我没得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