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宗赫无声看去,虽无明显谴责,但这种沉默也是十分有力的质问。
李秉真若无其事地移开目光,他如果真答应帮这个忙,起码得有几个月不得清闲。
“并非我不应你,而是……”李秉真慢慢道,“清蕴管得很严,要求我每日酉时正之前必须到家。若我一下值就在这待着不去见她,你觉得她会怎么想?”
“我可以帮忙解释。”
李秉真摇头,“她只会觉得是借口。”
王宗赫并不觉得清蕴会这么不讲理,但确实也不想和李秉真聊起清蕴,因为这总会让他想到其它,继而乱了心思。
见他似乎放弃了劝自己,李秉真微微一笑,“听闻你和柳阁老的孙女定亲了?”
“嗯。”
李秉真真心为他感到高兴,自然,也乐于见到他放下对清蕴的那点心思,“柳姑娘才名远扬,又深得阁老疼爱,阁老肯将孙女许配给你,可见对你爱重。”
王宗赫依旧不轻不重应了声。
“至于我方才说的那些,等你成婚了,也就清楚了。”
王宗赫敛眸,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柳晚,而是不自觉地想到了清蕴笑盈盈的面容。
若她管束自己,他大概也会乐意当个悠闲世外人。
第47章 腕间红痣
回程的马车上, 清蕴发现李秉真又咳了起来,担忧他是病情复发,帮他顺着背,却听他讲起了书房对话。
得知只是喝水岔气, 她笑, “我记得你很欣赏三哥。”
王宗赫很少会主动找人帮忙, 开了口, 就说明两人关系确实不错,他也认可对方。
“欣赏归欣赏, 帮他分担吏部庶务就不妥了。一则我非吏部人员,一则我曾拒绝进六部,被陛下知道了怎么想?”李秉真说得有条有理,可惜唇畔的笑意暴露了真实所想。
清蕴当然不会拆穿他,闲聊几句, 路过街市, 准备去看看新开的绸缎铺。
绸缎铺大都是女客,李秉真不好陪,带着藏翠去了书店, 等清蕴着人唤他。
绸缎铺名为素织,分三层,一层经营各式成衣和普通布料,二层供富商和寻常官员挑选, 三层则接待达官贵人、皇亲国戚, 妆花缎、雨丝锦等名贵布料尽在其中, 还有不违禁的贡品。
大致瞄了眼门前, 从另一侧楼梯上楼,清蕴本是想随意瞧几眼店里式样, 再去三层看看是否有新奇好看的布料,便给宫里两位送去。
二楼客人不多不少,守了六位小姑娘,基本每位客人都能照顾到。
清蕴默默颔首,脚刚抬起,角落里暗暗盯了她一会儿的妇人忽然走来,“劳驾夫人。”
“嗯?”清蕴应声的同时,白兰也往前走了两步,以恰好的距离站在她和妇人之间。
观清蕴穿着气度便知非富即贵,妇人不敢冒犯,目光不错,言语尽量柔和,“敢问夫人家中可有兄弟姊妹?”
清蕴未答,白兰道:“请问您是哪位?”
妇人自我介绍,“我姓姜,是宛平人氏,夫君是宛平县的工房吏员。今年长子科举考中进士,留任京城,一家人就搬了过来。”
她的话倒诚心,白兰神色微松,问她找自家夫人有何事。
姜玲看出来,不过面前女使这关,根本没机会与那位夫人交谈,老老实实地交代,“夫人与我长姐生得很像,让我想起自己的外甥女,应当就和夫人年纪差不多。”
白兰又问其长姐状况,得知妇人的姐夫曾是山长,已不在人世,外甥女多年未见,不由笑,“那你说的人定和我们夫人无关。”
她不可能对陌生妇人交代主子家世,姜玲却不肯放弃,因面前女子相貌气质与曾经的长姐实在太像了,美而不妖,柔丽动人,在人群中极为突出。
姜玲和长姐并非一母同胞,她是姨娘所生,且姨娘早早就去了,她便养在了嫡母膝下。
嫡母仁爱,长姐也对她这个妹妹照顾有加,所以姜玲一直很感念母亲姐姐的恩德,远嫁后也常寄信问候。
得知家乡那边倭寇愈发猖獗,她曾建议长姐一家搬来宛平,毕竟临近京城,处处重兵把守,安全定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