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宅子不小,谢悟德走到前厅的时候,前来寻他的乡人已经都差不多坐好了。
几十号人乌泱乌泱地挤在前厅里,原本宽敞的地方都显得拥挤了。
人多, 声儿也大。
谢悟德人还没走到,就已经听到各种杂乱的声音了。
“怎么还没来啊?不会是不想见咱们… …”
“不能不能,不都说了这个谢公子人可好了,还给咱们减了税!”
“对对,肯定是这宅子太大了!”
“是啊… …看看人家这大宅子,修得可真漂亮啊… …不愧是谢家。”
谢悟德听了一耳朵,没听出来什么信息,只好加重了步伐,抬步走了进去。
“乡亲们此次前来… …所为何事?”
“谢公子!”
“小谢公子!”
… …
乡亲们还挺害羞,你推我搡的,最后一把推出一男一女作为代表站在前面
“其实也不是啥大事儿… …”
那男的一开口,就被女的拐了一肘子。
男的踉跄了一下,赶紧咳嗽了两下,清了清嗓子
“啊不是,也是大事儿。”
“就是谢公子您研究出来的那个耧车!您不是说让大家伙试着改改,没准能更好用吗!”
“我我我… …我们试着改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哪儿不太对劲… …”
“当然!耧车真的非常好用,还有架子车…”
“对对对… …”
… …
乡亲们开始还都挺拘谨,后来说起来了就有点上头了。
一堆人挤着挨着往前凑,叽叽喳喳地声音蕴含的热情几乎扑面而来。
谢悟德大概听明白了,虽然不知道这些乡亲们今天来到底为什么,但至少,他们也都确实是从耧车和架子车里得到实惠了。
有事儿是真的,但感谢也是真的。
他也没着急,也没问。
反而很有耐心地陪着乡亲们看他们改进的耧车,和他们探讨还有什么地方能改进。
不得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从来都不可小觑。
比起说是“谢悟德发明了耧车”,不如说是“谢悟德给这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打开了一扇门”。
他不是牛顿,顶多算是那颗苹果。
**
可能是谢悟德太沉得住气,此消彼长,时间长了,反而也是乡亲们先忍不住了。
“谢公子,其实吧… …我们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谢悟德精神一振,立刻向发出声音的仁兄看去。
终于来了。
**
实际上,在谢悟德眼里,也不算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而且,也可以说,他们并没有撒谎。
事情的最开始,的确是耧车和架子车引起的。
廖兰意比谢悟德想象的还要知情识趣。
最开始推广这几样生产工具的时候,廖兰意并没有说这是谁发明的,只说是一个能人。
一直到后面,他看着众人的反馈不错,才慢慢让下人放出风,说这是谢悟德的功劳。
所以现在,基本上,田间地头都已经默认了,谢家小公子是神仙。
——古人都喜欢这样,给一切稍微带一点神异的事情,都统一解释为神力。
谢悟德这个浪子回头大转弯的也一样。
所以,现在他这个纨绔子弟,在大部分人嘴里的形象竟然还不错。
也正因为这样,这些人才会在遇到事情以后,想到来找他。
“就是我们想来问问... ...谢家还招不招佃户啊?”
这次找来的主要是两个村子,这两个村子还是两个不小的宗族。
“我知道我们这种大规模的可能有些困难,但我们也是有很多壮劳力的!而且我们肯定比那些外来户更了解咱当地的情况啊!”
“可是,这么大规模的人口变更... ...”
谢悟德表情似有难色,语气虽然温柔,但内容,显然没那么让人高兴。
不,他自己高兴啊。
有人来投奔,谢悟德自然是高兴的!
只是,他不能表现的那么明显。
就算这个时代的天子再是个傻子,也总有人知道人的重要性。
不然,人的身份证明也不会自古以来就这么重要。
这个时代都乱成一锅粥了,各地都有人力统计的专门部门和官员呢。
谢悟德前两天能趁乱捞点流民已经算不错了,这样大批量的,正规佃户转成他们谢家、甚至他谢悟德自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