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5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59节(2 / 2)

郑光明小心翼翼地拿出青花碗,放在柜台上,说道:“董总,这可是如假包换的明成化青花碗,瓷胎体单薄,质地细腻洁白,瓷化程度非常好,釉面光润肥厚,绝对精品,您请。”

董建川双手拿起青花碗,碗外圈画的是青花荷塘鸳鸯纹,浅淡发灰,瓷纹繁縟,纹饰潦草,自由随意。

碗底有青花 “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两行,字体草率,字外有青花双圈,但粗细不一。

碗倒是真的明朝成化年的青花瓷碗,市面上也不多见,可惜只是民窑。

唯一的亮点就是这只碗居然有年款,这在成化民窑中倒不多见。

董建川心里略显失望,说道:“碗保存得还不错,可惜是民窑。”

郑光明说道:“董总,这碗虽然是民窑,不过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成化是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即便是民窑也是非常精致,虽然比不上官窑,但在明代各朝中都是很突出的。”

青花瓷在成化时风格由浓艳变淡雅,精雅绝伦,被誉为明代青花之冠。

郑光明的“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说得不错,成化瓷是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成化官窑几乎都是稀世珍品。

而成化朝最耀眼的明珠是成化斗彩的烧制成功,成化斗彩天字罐、三秋纹碗、高士杯、葡萄杯等,均为绝代极品,曾经2.81亿港元落槌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更是刷新了当时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可惜郑光明还忽悠不了董建川,不是说成化瓷好,这只成化民窑碗就一定好。

董建川仔细看了看,还是摇了摇头,这只碗除了有底款算是个亮点以外,其他都没有卖点,瓷胎略显疏松,画风潦草,用的也是平等青料,青花蓝中闪灰,并不算精品。

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外,其他的多数使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颜色蓝中微泛灰青。

这只碗捡漏可以,让董建川花大价钱买下了却没有什么投资价值。

董建川将碗放回柜台,抬头看了看,说道:“把那件青花五彩花鸟罐拿给我看看。”

郑光明见成化青花碗没有推销出去,心里叹了口气,把青花五彩花鸟罐取出来,说道:“董总,这是可嘉庆朝的官窑,绝对精品。”

王景行心想,绝对精品估计是郑光明的口头禅,什么都是绝对精品。

董建川仔细看了看,底款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无边框,工整规范。

内心微微一动,这可是嘉庆早期的年款。

自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辉煌之后,清朝瓷器就从巅峰走向下坡路,无论是产量、器质还是品种、造型等都不能和前朝相比。

但嘉庆朝早期还有乾隆余韵,部分官窑器物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也就嘉庆后期,景德镇御窑厂窑务由地方官兼管,没有皇帝专派的督陶官,瓷器品质才直线下降,市场价格相对较低。

所以并不是说落款嘉庆朝的瓷器就一定不值钱。

嘉庆早期的瓷器,质量并不差,价格也不便宜。

董建川细细观看,花鸟罐高约30厘米,器型制作规整,束颈,丰肩,圆腹,瘦底,圈足外撇。

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色莹润,釉面细润厚实,并没有嘉庆朝后期的施釉稀薄。

釉下青花和釉上红、绿、黄彩绘花鸟图案,笔法精致拘谨,工笔和写意并用,瓶腹绘盛开的玉兰、牡丹,鸟雀戏花间,有“玉堂富贵”之意。

这倒是被郑光明说对了:绝对精品,绝对是嘉庆朝早期的青花五彩花鸟罐精品,不比乾隆朝的差。

郑光明估计是看到嘉庆年制的落款,想当然地以为嘉庆瓷器不如成化瓷碗,要不然肯定会先推荐这件花鸟罐。

董建川不动声色问道:“这个嘉庆的罐多少钱?”

郑光明说道:“董总,我也不敢乱开价,这可是官窑精品,160万。”

董建川直接还价:“嘉庆朝的花鸟罐值不了这个价,最多120万。”

郑光明急道:“董总,我真不敢给您乱开价,120万的店铺就得关门了,最少150万。”

董建川买东西一般是不太还价的,但这次算是捡漏,捡漏自然有捡漏的玩法。

董建川摇摇头:“120就120,爽快点,卖不卖。”

郑光明苦笑着说道:“也就董总您,我亏本也得给您,120就120吧。”

董建川大手一挥,说道:“包起来。”

第87章 透视鉴瓷器

等董建川刷完卡,王景行指着那件黄地绿彩龙纹盘,说道:“郑总,麻烦把这件龙纹盘给我看看。”

拿起盘子一看底款:“大清光绪年制”。

刚才王景行闲着无聊,发现三件瓷器内部的胎质和釉下气泡存在明显的不同。

从胎质上看,青花碗胎质疏松,胎底颗粒粗,瓷化程度远不如另外两件。

董建川买下的花鸟罐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

而光绪黄地绿彩龙纹盘在胎色胎质上,没有嘉庆朝花鸟罐的细密。

更重要的是,王景行发现不同年代瓷器的釉下气泡明显不同。

光绪黄地绿彩龙纹盘釉下有细密的干净小气泡,而嘉庆花鸟罐釉下的气泡略略有点发黄,成化青花碗的气泡更加浑浊,而且有不少气泡已经变成了黑色的小斑点。

虽然搞不懂是什么原因,但王景行还是发现了规律:年度越久,釉下气泡越浑浊,甚至会变成黑色小斑点。

王景行突然想到,用透视观察瓷器的胎质和气泡的情况,似乎可以大致判断瓷器的年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