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一片寂静,甚至都没人上台去看。
这种明代陪葬陶俑让人感觉不太吉利,也没有唐三彩那么受人追捧,市场价并不高。
“制作精美的明代陶俑,只要2万元。”主持人虽然极力吆喝,但始终没有举牌。
王景行猜测,如果是沐璘的围棋,那肯定不是凡品,举牌叫道:“2万。”
顺利成交。
拍卖会结束,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李金鼎带着王景行吃春城特色菜。
顺便把李金鼎喝倒。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直奔机场,各自上了回程的飞机。
回到白鹭家中,王景行迫不及待地把两个陶俑取出,放入水池清洗浸泡。
找来美工刀,用刀片沿着圆盒的盖子轻轻划一圈,用力一撬,便把盖子撬起来。
里面是一盒黑色棋子。
另外一盒打开,是白色棋子,都沾着灰尘和泥土。
王景行把两盒棋子倒入水池中,拿毛巾逐个擦洗。
把洗好的棋子摆在桌上,棋子正面微凸,底面扁平,弧线自然,色泽柔和,细腻玉润,微微散发着荧光,宛如天然玉石琢磨而成。
王景行拿起几颗仔细欣赏,棋子入手温润,坚而不脆,沉而不滑,白子洁白如玉,晶莹可爱,对着阳光散发出淡淡的彩色光芒,黑子乌黑透碧,润而发光,对着阳光散发出一层碧绿的光环,非常漂亮。
王景行数了一遍,白子180个,黑子181个,完美的一幅棋子。
王景行断定,这肯定是一幅极为珍贵的古代永昌棋子。
滇南永昌有一千两百年以上的围棋生产历史,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历史悠久。
以永昌特有的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天然原料,采用保密配方和绝技熔炼、传统手工点“丹”而成。
所产棋子质坚色润,细腻如玉,冬暖夏凉、隽永神韵,是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棋中圣品。
由于“永子”原料珍贵,工艺独特,产量极为有限,堪称国宝,世人冠以“永昌之棋”“永昌棋”和“永子”,自古以来就有“永昌之棋甲天下”的说法。
可惜古代永子制作技艺早已失传,王景行的这副至少是明代以前的棋子,可谓绝世国宝。
第112章 景泰青花大盘
在家休息几天后,王景行便把准备给章闿之的明宣德铜鎏金香薰装好,带上景泰青花大盘和围棋,还有答应送给章雪晴的蝶恋花手绘青花茶具,开着董建川的保时捷去金陵。
景泰青花八宝莲纹大盘王景行基本确定是真的,但不太了解行情,打算拿到金陵问问钱文默这些大佬。
一路风尘仆仆开车到董建川家,王景行直接住在董建川的豪华别墅里,反正他家客房多。
在瓷器行情方面董建川也算是行家。吃完晚饭,在客厅泡茶的时候,王景行特意取出大盘,放在桌上,说道:“董哥,这次去滇南,意外得了件景泰青花大盘,您先掌掌眼。”
董建川一开始不在意:“你这盘还挺大啊,景泰朝的瓷器可是公认的没有精品啊。”
王景行:“我量过了,高6.9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1.3厘米,瓷胎细腻,釉色白中泛青,呈玉质感,做工精细,绝对是精品。”
董建川一上手,马上神色就变了,看了年款,更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仔细看了半天,董建川一脸郑重地问道:“这件瓷器怎么来的,详细和我说说。”
王景行不清楚董建川知不知道李金鼎参加拍卖会的事情,便跳过李金鼎,说道:“这次去滇南的时候,偶然参加一个私人拍卖会,36万拍下。”
董建川又说道:“你这是好东西,但应该是生坑货,比较咬手,好好藏着,不要轻易给别人看了。”
王景行心里一惊,问道:“很明显?”
董建川点点头,说道:“传世古瓷器表面都有一层自然温润和赏心悦目的润光,也就是我们说的包浆,而出土瓷器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什么包浆,反而釉层上长有钙化结晶斑点。”
“这是因为瓷器长埋地下,会与泥土中的酸碱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土碱’结晶,你认真看看,要是用放大镜更明显。”
被董建川一点拨,王景行也明白了。
董建川继续说道:“埋在地下的时间越久,土碱结晶的斑点就越明显,瓷器还好,青铜器更是厉害。”
“以后玩收藏一定要注意,生坑的东西有风险,一定要慎重。”
王景行虚心接受,点点头。
董建川说道:“不过,这件大盘出土应该有些时日了,而且是处理过的,痕迹不是很明显。”
“而且这件瓷器确实非常有收藏价值。胎质精细,做工精美。”
“你看,足内壁向心倾斜,足胎露胎线打磨圆熟,呈‘灯草梗’状,乳钉少而小。”
“釉质肥厚,用的是含钴量低的国产青料,发色清晰,具有典型的景泰青花瓷特点。”
“你知道这件大盘最珍贵的地方在哪里?”
王景行问道:“是款识吗?”
董建川一拍手:“没错,就是款识,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年款的景泰青花大盘,你这要是曝光了,绝对比上次的紫金石砚还要受关注。”
王景行:“我也觉得实在是好东西,所以才大着胆子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