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行透视以来,新认识的朋友不是合作伙伴,就是提携自己的大佬。
这会开个店铺,终于遇到一个想阴自己的人。
既然不是好人,以后肯定也要找机会回敬一下。
钱文墨也不是很爱背后说人坏人的,问道:“你小子过来不会就是打听郑国彪的吧?”
“哪能呢?我主要是过来看看您老。”王景行问道:“对了,你这有没有红木家具?”
王景行想起上次徐卫东说过王振江收藏红木。
既然想来钱文墨这,顺便问问有没有好的红木,买点过来和王振江换酒。
虽然已经开始有计划地每年买几批好酒存着。
可以的话,王景行想多换点年份老酒回来珍藏。
王景行宝贝不少,不过红木类的宝贝还真没多少。
也就上次在莆仙搞了一些海黄手串和紫檀手串。
虽然有一些极品,但也不懂王振江会不会喜欢玩手串。
钱文墨说道:“我这还真有,一大一小,而且都是黄花梨的。”
说完带王景行过去。
“这是清黄花梨小方几,长14和宽14都是厘米,高13厘米,是一件比较少见的案上器。”
“这种有束腰三弯腿的样式非常经典,而且还是传世品,存世量稀少。”
“另外一件就是大器了。”
“明晚期黄花梨独板大架几案,通体都是黄花梨,长3.2米,宽56厘米,高87厘米,中部厚7.6厘米,两端厚7.4厘米。”
“这个长度和大小,是非常罕见的黄花梨独板料,非千年大树不能为之。”
“架几造型简练大气,质朴大方,腿足上方设长榫穿牙板而出,下方双榫透托泥而出,坚固结实。”
王景行看了一下,质地细密,大流水纹,纹路紧密,棕眼细小,油性十足,皮壳温润如玉,保存完好。
王景行点头:“都是好东西,什么价格。”
“这件小方几不贵,让给你的话48万。”
“这件独板大架几案就贵了,2800万。”
海南黄花梨的独板大架几案,王景行记得拍卖记录中最长的是4.5米。
前几年曾经拍出一个多亿的价格。
即便这几年红木价格下跌得厉害,前段时间有个4米长的海黄几案,拍卖价格是4500多万。
这件3.2米长,2800万的价格确实不算贵。
要是前些年红木炒得疯狂的时候,这种大型几案,价格至少要翻一番。
“行,小方几给我。”王景行说道。
这个精品海黄小方几,价格高的时候也要叫价百万以上,拿去换酒倒是刚好。
独板大架几案虽然是好东西,但太贵了,而且两百多公斤重,王景行也没有收藏的兴趣。
第206章 拼酒
金陵城郊,左海庄园,王振江的大别墅。
餐桌上,摆着两大盆手抓羊肉,几盘拍黄瓜等凉菜。
王振江、董建川、徐卫民和王景行四人,每人前面摆一瓶五粮液。
王振江招呼众人坐下后,说道:“今天没整太多菜,搞了只羊做手抓羊肉。”
“一是感谢小董、小徐来看我这个老大哥,二是欢迎小王来做客。”
“我听两个老总说了你很多厉害的故事,今天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而且,听他们说,你酒量比我好,不过看你白白嫩嫩的,我是不相信。”
王景行笑道:“王总您要是不信,今天我陪您喝尽兴。”
“好,那咱们今天就比一比谁酒量好,不过你别叫我王总,跟他们俩叫老哥就好。”
“好的,今天就陪你喝高兴。你说怎么喝,咱就怎么喝。”
“好,爽快。咱们还是本家呢,听小董说你老家是闽省的?”
王景行点头:“没错,我是闽省的,开闽王的后代。”
“那真巧了,我们一千年前还真是一家,我祖上是开闽王第十四世始祖壶山公,我老爹年轻时从漳市到金陵谋生。”
“我虽然出生在金陵,但还经常会回去闽省祭祖。”
王景行一听,也倍感亲切:“那还真是,那我得叫您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