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芸:“景行以后不要这么客气,更不要买这么贵的东西,太浪费了。”
相比之下,章闿之更清楚王景行的情况,知道和他谈钱就没意思了。
看着王景行手上拿着的长条形锦盒,微笑着说:“坐吧,你这是带什么宝贝过来了。”
王景行把锦盒放桌上。
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画,说道:“最近得了一幅范宽的画,请您鉴赏一下。”
虽然是过来见家长的,但不好意思直奔主题。
王景行便把从店铺夹层中得到的画,选了最珍贵的一幅请章闿之鉴赏。
这就是王景行对章雪晴说的好东西。
章闿之心中一震,一下站起来,不可思议地问道:“宋画?范宽的画?”
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存世的宋画数量极其稀少。
更何况还是北宋山水画第一人范宽的画。
看到章闿之的反应,王景行内心暗爽。
不相信范宽的画还镇不住你。
王景行说道:“没错,范宽的《秋山图》。”
章闿之见王景行要在客厅打开画,连忙阻止道:“走,去书房。不要在客厅。”
移步书房,王景行缓缓把画打开。
画长202厘米,横宽166厘米。
绢本立轴。
只见画中巨峰巍然耸矗,几乎占满整幅画面。
山麓水际边密林重重,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
瀑布直泻而下,气势磅礴。
山脚下雾气迷蒙,近处大石兀立,岩石皴纹历历可辨。
山路上有旅人赶路,小如蚊蚁,却真实生动。
全画布置严整,远景中景近景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笔墨浓重润泽,皴擦、渲染并用,尽显山石和深秋时节枯木锐枝的质感。
画上累加的印鉴多达18枚,其中有4枚是乾隆的印鉴。
说明这幅秋山图曾经被乾隆收藏过。
印鉴有4枚之多,说明乾隆对这幅画相当喜欢。
章闿之看了许久,啧啧称奇。
这幅画,王景行自己看了不下十遍,早已了然于胸。
见章闿之看得差不多。
王景行递给章闿之一个放大镜,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着右下角一处密林,说道:“章老,请看这边。”
“范宽!”
只见树枝中间,居然隐藏着范宽二字。
这还是王景行在透视的加持下,偶尔发现的。
章闿之说道:“没错,这是范宽的隐藏落款。”
然后说道:“绢布和墨都到代,而且雨点皴和积墨特征鲜明,下笔匀直,折落有势,写山真骨,是范宽的真迹无疑。”
见章闿之断定为真迹。
王景行的心也放了下来。
他可以通过透视,知道绢画材质没有做旧的痕迹。
从而判断这幅画的材质是老的。
如果是人为做旧的,瞒不过王景行的眼睛。
比如用紫外线照射,可以让绢丝老化。
但绢丝外层和内部会有明显的区别。
不过这也不能百分百判断就一定是范宽的真迹。
也可能会是宋人或明清时期的人用老绢布仿作。
虽然可能性很低,但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听到章闿之的鉴定结果,心中也是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