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自己也是几百亿身家的人,盖栋楼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大事。
况且那个位置就在金陵市中心,还是很保值的。
“行吧,我们现在去找徐卫民,他打算拍那块住宅用地,情况比较熟悉,找他详细问问。”
“行,马上过去,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 王景行挂了电话,立刻联系徐卫民。
得知徐卫民刚好在公司,便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
王景行赶到的时候,董建川已经先到了,正和徐卫民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
“徐哥。” 王景行赶忙上前打招呼。
徐卫民放下手中的茶杯,热情地倒了杯茶递给王景行,示意他坐下。
“老弟。听建川说你对新街口淮河路那块商业用地感兴趣?”
王景行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掩饰着内心的激动。
“对,路过那边,感觉位置不错,面积也不大,想拍下来盖楼自持。”
徐卫民从桌上拿起打印好的土地出让公告,递了过去:“这块地占地面积 4.5 亩,刚好 3000 平方米。”
“因为在古玩城附近,地块又小,所以限高 60 米。建筑密度 45%。”
王景行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盘算。
商业办公楼的层高通常在 3.5 米至 4.5 米左右,限高 60 米盖 16 层正合适。
占地面积 3000 平方米,建筑密度 45%,总共可以盖 21600 平方米。
王景行一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觉得这简直太合适了。
16 层不多不少,主楼 16 层,每层 1000 平方米左右,用于办公。
裙楼盖 5 层,每层也差不多 1000 平方米,盖成商场。
王景行一脸雀跃,迫不及待地问道:“徐哥,我对这块地很感兴趣,您帮我估计一下,拍地加建设的成本大概要多少。”
徐卫民端起茶杯,先是轻吹去表面漂浮的茶叶,接着才不慌不忙地抿了一小口。
待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缓缓滑下后,他方才开口:“目前你的设计方案还没出炉,要想计算得特别精准那是没办法。”
“但大致的情况嘛,还是能够估摸一二的。”
说罢,他将手中的茶杯轻轻放下,继续分析道:“就先说这块地吧,地理位置确实称得上优越,只可惜面积不算大。”
“而且当下商业地产的形势可不太乐观,估计参与竞拍的竞争对手不会太多,竞争也不会太过激烈。”
“依我的经验判断和公司的分析,拿地成本方面,楼面价格应当不会超出两万每平米。我估摸四个亿之内应该就能把它拍下来。”
紧接着,徐卫民伸出手指比划着介绍起来:“再看这栋楼的规划,如果总共十六层高,建筑面积大概在21600平方米上下。”
“若是按照高档写字楼的建设标准来打造,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选用、整体的设计风格,还是智能化系统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各方面,都采用较高规格的话。”
“每平方米的建设成本通常会介于8000到10000元之间。”
稍作停顿,他又补充道:“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诸如配套设施建设费用,以及各种税费等等。综合这些因素考虑下来,加上土地成本,我预估整个项目所需资金也就6个亿左右。”
听到这里,王景行不禁暗暗舒了一口气,原本紧绷的心弦瞬间松弛了不少。
只见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自信满满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着:这样的预算对于自己而言毫无压力可言呐!
第320章 请教
听到这里,王景行已经下定决心要拿地盖楼了。
钱来得太快太容易,三十个亿王景行根本毫无压力。
仔细看了一遍金陵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认真记下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以及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
这次的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没有限最高价,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这对王景行而言更有利。
要不然如果有其他人竞标,投到最高价还得摇号。
王景行直奔主题:“徐哥、董哥,我决定拿地盖楼,可我对房地产开发这一块,真的是两眼一抹黑。”
“两位大哥能不能指点我一下,先告诉我自然人竞标和公司竞标的优劣势?我现在完全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徐卫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缓缓说道:“自然人竞标,好处是手续相对简单,提供的材料比较少。”
“但它的劣势也很明显。”徐卫民微微坐直身子,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首先就是资金问题,土地竞拍需要大量资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后续的开发、建设、运营更是麻烦,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用自然人的身份运作,银行贷款这一块相对就比较麻烦。”
“银行更倾向于和有实力、有稳定运营模式的公司合作,对自然人贷款的审核会更加严格,即便用土地抵押,额度也可能有限。”
“而且从项目开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团队协作,自然人很难组建起这样完整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