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3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39节(1 / 2)

会场四周,鎏金屏风上 “棠邑春拍” 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尽显拍卖会的高端与大气。

苏艳秋身着一袭墨绿旗袍,身姿优雅地穿梭在会场中。

她耳麦里不断传来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汇报声。

她望向坐在贵宾席上的闲聊的王景行和林文硕,微微点头。

这场筹备半年的战役,终于要拉开帷幕。

春拍预展首日,来看展的藏家们摩肩接踵。

展厅中央的独立展柜前,人群密密麻麻地围聚着,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玻璃罩内的宋代“供御款”油滴盏上。

在射灯的照耀下,油滴盏流转着金银青三色光斑,盏底的“供御”铭文被高清放大屏清晰地展示出来。

一位白发苍苍的资深藏家,戴着老花镜,举着放大镜,几乎贴在玻璃上。

仔细地观察着油滴盏的每一处细节,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这釉色,质地醇厚,色泽温润,大阪东洋馆那件与之相比,都略显逊色!真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

隔壁的书画厅里,石涛的《奇山飞瀑图》前同样围满了人。

几位富商模样的人站在画前,一边欣赏,一边低声交流着。

画面中,奇峰罗列,山峦在云雾的缭绕下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

一条瀑布从高山之巅奔腾而下,水花飞溅,气势磅礴。

石涛独特的笔墨技法,将山水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笔都充满了生命力。

其中一位富商感慨道:“石涛晚年的真迹,向来是可遇而不可求,今天能亲眼见到,真是三生有幸。这画中的意境,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石涛当时作画时的心境,实在是妙不可言。”

酒类专场的展台旁,弥漫着若有若无的酒香。

1958 年的五星茅台被精心放置在钢化玻璃柜中,泛黄的绵纸商标上 “地方国营茅台酒厂” 字样清晰可辨。

网络上早就报道了这次春拍的几件国宝级藏品,甚至都上了热搜。

收藏家几乎没人不知道。

无论瓷器、字画、珠宝还是玉器,都有顶级拍品上拍。

引得藏家蜂拥而至……

拍卖首日,酒店外豪车云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藏家、媒体以及艺术爱好者们纷纷前来。

拍卖会现场,水晶吊灯洒下明亮而柔和的光芒,映照在每一位参与者兴奋又期待的脸上。

巨大的展示台被布置得简洁而高雅,周围环绕着舒适的座椅,此时已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拍卖会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中正式拉开帷幕。

主持人身着华丽的礼服,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此次拍卖会的信心和期待,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首先进行的是瓷器专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依次亮相。

从温润典雅的宋代青白瓷,到色彩绚丽的清代粉彩瓷。

展示着不同朝代的制瓷工艺和审美风格的演变。

现场的藏家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号牌竞价。

叫价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现场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终于,王景行提供的南宋银毫盏作为压轴拍品登场。

工作人员身着整洁的制服,迈着稳健而庄重的步伐,双手捧着银毫盏缓缓走上展示台。

那盏在灯光的映照下,乌黑的釉面宛如深邃的夜空,银毫纹如流星般细密流畅,闪烁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盏身线条优美,器型规整,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宋代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准。

盏口微微外撇,盏腹圆润饱满,圈足小巧精致,整个造型简洁大方,却又不失韵味。

拍卖师站在台上,手持拍卖槌,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自信。

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这件南宋银毫盏,起拍价 8000 万!”

话音刚落,现场瞬间被点燃,藏家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号牌。“8500 万!”

一位坐在前排的中年藏家率先出价,他眼神坚定,紧紧盯着银毫盏,似乎志在必得。

紧接着,后排一位身着西装的年轻藏家迅速响应:“9000 万!”

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自信,脸上洋溢着对这件珍品的渴望。

价格一路飙升,现场气氛愈发紧张。“9500 万!”“1 亿!”

竞价声此起彼伏,每一次加价都伴随着藏家们的心跳加速。

王景行坐在贵宾席上,表面上神色镇定,内心却也十分关注这场竞价。

他深知这件银毫盏的价值,目光紧紧锁定在展示台上的银毫盏和竞价的藏家们身上,期待它能拍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价格。

此时,一个年轻男人举起了号牌,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1.1 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