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5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55节(2 / 2)

她手里稳稳地拎着一个专用箱子,来到王景行和蔡东岳面前。

轻轻将箱子放在桌上,缓缓打开。

刹那间,灯光倾洒而下,箱子里的金杯绽放出迷人的光芒。

蔡东岳看到金杯实物的瞬间,眼睛猛地一亮,眼中满是难以抑制的喜爱之情。

他迫不及待地伸出双手,轻轻捧起金杯。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金杯上,仔仔细细地端详着每一处纹路、每一道工艺,从杯身的雕花到杯柄的弧度,无一遗漏。

许久,他才缓缓点头,脸上露出极为满意的神情,口中喃喃自语:“果然是极品!”

至此,这场关于金牌与金杯的交换交易顺利达成。

接受了蔡东岳热情洋溢的款待之后,王景行与董建川、蔡韵韵一同踏上归程,乘坐高铁返回金陵。

下了高铁,王景行与董建川、蔡韵韵告别,径直回到秦淮别院。

他顾不上一路的舟车劳顿,一进家门,便关上房门,脚步匆匆地走向书房。此刻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揭开大顺金牌背后隐藏的秘密。

掏出那件大顺金牌,借助透视能力,他精准地找准位置,随后拿起一把大剪刀,从金牌的边缘位置果断下手,开始裁剪。

金属与剪刀碰撞,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一番努力后,他终于成功地将金牌剪开。

接着,他又拿起镊子,轻轻撬开金牌的两片,将夹在其中的金片小心地取出。

金片上,刻着简单的七个字“莽山龙华寺古井”。

王景行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手中握着那片薄薄的金片,目光紧紧盯着上面的七个字,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关于李自成宝藏的种种传说和线索。

李自成,这位在明末乱世中崛起的农民起义领袖,曾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破北京,建立起大顺政权,一时风光无限,天下震动。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无情地转动,他的辉煌恰似昙花一现,在清军铁骑的冲击下,大顺军节节败退,最终他兵败身亡,徒留诸多遗憾与谜团。

其中,他的宝藏之谜,更是像一团浓重的迷雾,笼罩在历史的长河之上,历经数百年仍未消散。

有人传言,李自成兵败后,他的巨额财富被如狼似虎的清军缴获,充实了清廷的府库。

但也有人坚信,李自成心思缜密,定会将大量金银财宝藏匿于隐秘之处,期望日后能东山再起。

这些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引得无数人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踏上寻宝之路。

可始终没有人能找到确凿的证据,那批宝藏就像镜花水月,看似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据说李自成进京后,为了筹集军饷,成立了手段狠辣的“比饷镇抚司”。

对明朝皇家贵族、文武官员共计一千六百多人进行了残酷的拷打追赃。

李自成制定了严苛的追银标准,内阁官员需交出十万两白银,部院京堂、锦衣卫等则分别要拿出七万、五万或三万两不等,科道吏部官员五万、三万两,翰林三万、二万、一万两,部属而下的官员则各以千两为单位。

一时间,北京城权贵府邸内哭声震天,财富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李自成手中。

此外,大顺军还肆意闯入紫禁城中,疯狂搜刮内帑,对百姓商户也不放过,肆意抢掠,整个京城陷入混乱与恐慌之中。

传闻李自成从京城搜刮了超过三千万两白银和一千万两黄金,如此巨额财富,足以改变天下格局,也让无数人垂涎欲滴。

“莽山龙华寺古井……” 王景行低声念着这几个字。

他迅速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莽山的信息。莽山,位于湘南,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山。

按照金片上的提示,龙华寺应该就坐落于莽山之上。

而古井,想必就是寺庙中的一口古老水井,很可能就是李自成藏匿宝藏的地点之一。

只要能找到龙华寺,或许就能揭开那隐藏数百年的宝藏之谜。

王景行越想越激动,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无论如何,总要找时间去实地看看。

第350章 斗宝

数日后,蔡东岳和赵岩峰的斗宝终于要开始了。

原本斗宝地点是选在沪市一家五星级酒店。

但蔡东岳有了王景行的帮助之后,胜券在握,居然要求临时改地点,就把斗宝地放在他的私人博物馆。

这相当于是让赵岳峰来踢馆了。

见蔡东岳这么嚣张,赵岳峰想想自己的宝贝,也是觉得胜券在握,便满足蔡东岳的要求。

既然蔡东岳这么不识好歹,那就让他颜面扫地。

王景行和董建川提早一天把边鸾的画和乾隆粉彩转心瓶带过来的。

到了博物馆,发现蔡东岳居然把精品展厅的宝贝全部搬出到外面的几个展厅。

而且还请了好几个大网红过来,搞现场直播。

这是确信自己会赢,展示实力并且要给博物馆做宣传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