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没想到,今天我竟然能亲眼见到一件疑似柴窑的真品。”章闿之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古玩珍品的热爱与敬畏,也是多年来在古玩鉴定领域坚守的执着。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
柴窑与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有“六大名窑”之称,柴窑位居“六大名窑”之首,被称为瓷皇。
明代以后,柴窑开始绝迹,“六大名窑”逐渐演变成了“五大名窑”。
连章闿之都如此确定,王景行都不需要拿去鉴定了。
章闿之看着王景行,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景行,这件瓷瓶你是怎么得来的?”
王景行便把来龙去脉仔细和章闿之说了。
章闿之听后,认真叮嘱:“你得到这件瓷器的事,千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柴窑瓷器价值连城,一旦消息传出去,你会面临很多麻烦。”
“会有无数人想尽办法得到它,甚至可能会不择手段。”
“在古玩界,为了一件珍贵的藏品,有些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你一定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妥善保管。”
章闿之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他深知柴窑瓷器的魅力会让多少人失去理智,陷入疯狂。
“还有,平时在外面说话、做事都要格外谨慎,不要提及任何与这件瓷器有关的信息。”章闿之不放心地叮嘱道,他拍了拍王景行的肩膀,眼神中满是关切。
王景行重重地点点头:“爷爷,您放心,我肯定不会说出去的。回家就把它藏好,绝对不会让别人发现,您老就放心吧。”
他心里清楚,这个秘密一旦泄露,等待他的可能是无尽的麻烦。
不过他珍藏的绝世宝贝多了,早就没什么压力。
回到秦淮别院,王景行把瓷瓶放进锦盒后,塞到库房的保险柜中藏好。
第401章 开始打捞
接下去的日子,王景行的生活显得格外轻松惬意。
每天依旧看着自己的小店,与章雪晴一同享受约会的美好时光,漫步于繁华的街头,品尝各种美味佳肴。
除此之外,他也会不时前往工地,关注正在兴建的大楼的建设进度。
可能是柴窑瓷瓶把王景行的好运给用掉了。
王景行虽然经常也会出门在古玩街逛逛,但一个漏都没捡到。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已到了六月底。
就在这个时候,王景行终于接到了刘世杰的来电。
刘世杰兴奋地告诉他,所有的手续都已经办妥,再过几天就可以出海了!
这个消息让王景行激动不已,毫不犹豫地从金陵搭乘飞机,火速飞往港岛,与刘世杰会合。
海渊打捞公司一艘体型巨大的起重船,宛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稳稳地航行在海面上。
船身漆成醒目的蓝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船舷两侧挂着各种专业的打捞设备,起重臂高高地耸立在船头,犹如巨人的手臂,随时准备伸向海底。
跟随其后的除了刘世杰的游艇,还有几艘配备专业潜水设备的工作船,它们体型相对较小,但却灵活敏捷,在波涛中自如地穿梭。
船上满载着潜水装备、水下探测仪器以及各种打捞工具,为此次打捞行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林强带领着他的专业团队在船上忙碌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他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衣服上印着公司的标志。
王景行和刘世杰站在起重船的甲板上,海风呼啸着吹过,掀起他们的衣角。
王景行看着身后几个保镖,想起刘世杰这次随船出海,除了打捞公司的人,自己还带了一支队伍,足有30多人。
除了10几个保镖,还有20多个潜水员。
“刘哥,这次不是把打捞任务全部包给海渊打捞公司吗?为什么自己还带这么多潜水员?”
如果考古挖掘,可能会采取“整体打捞”的方法。
将沉船切割、整体打包后包裹在“大箱子”里,然后整体起吊出水。
但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也费钱。
刘世杰是挖宝的,反正水也不深,直接让潜水员把打捞最省事。
刘世杰笑道:“我们这次是去公海挖宝,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
“而且和海渊签的是固定总价合同,这一趟不管结果如何,就给他们3000万港币。”
“捞不到什么还好,如果真如你说的,捞出价值几百亿的宝贝,那就人心叵测,不得不防了。”
“而且万一海渊的人故意留下一些东西,我们就亏大发了。”
“海渊负责打捞,我们自己一个团队负责监督。这样双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