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9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90节(2 / 2)

清洗完了,还要将瓷器放入蒸馏水长期浸泡并定期换水,进行脱盐处理,防止釉面腐蚀、胎体酥裂。

在刘世杰租来的大仓库里,请来的员工24小时三班倒,也足足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初步清理从好沉船上挖出的宝贝。

瓷器超过18万件。基本都是外销瓷,几乎囊括所有器型,从装饰和用途看,有装饰精美的花瓶,也有日常生活用的碗碟。

此外还发现了64件精美的康熙官窑瓷器。

包括青花缠枝莲纹梅瓶、粉彩百鹿尊、青花釉里红鱼藻纹缸等等,底部都有“大清康熙年制”的款识,非常珍贵。

除了瓷器,还有足足1256根金条。

每根金条都是标准的1013克。

印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复合纹章。

这种金条第一次找到沉船的时候就挖了一箱出来。

王景行和刘世杰都知道它的价值

光这些金条,价值就高达30亿人民币。

银砖的数量则更多,大约有3657块。

银砖的厚度和金条差不多,就2厘米厚。

长度和宽度则是金条的两倍。

这些银砖在当时也是重要的财富储备和贸易支付手段。

除此以外,还发现不少清朝的金元宝和银元宝。

以及大量的铜钱。

更珍贵的则是发现了一批金币和银币。

这些金币和银币是荷兰在 17 - 18 世纪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重要见证。

当时荷兰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往来,这些金币和银币作为通用的货币,在世界各地流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592枚“荷兰盾”金币。

直径约 38 毫米,重 15 克,正面中央镌刻着头戴桂冠、身披铠甲的荷兰执政者威廉三世半身像。

金币背面则是一艘张满风帆的东印度公司商船,船首雕刻着狮头装饰,船帆上的绳索与褶皱都通过浮雕工艺生动呈现,背景是汹涌的海浪与云雾缭绕的天空,下方刻着 “voc 1698” 的字样 ——voc 正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缩写,1698 年则标记了铸造年份。

这些金币采用 90% 的纯金铸造,历经海水浸泡,表面形成一层独特的金色包浆,反而更添古朴厚重之感。

第405章 估价过百亿

与金币一同挖掘出的,还有3665枚银币。

其中最常见的是 “杜卡顿” 银币,直径约 40 毫米,重 28 克,堪称当时欧洲贸易的 “硬通货”。

银币正面是象征荷兰共和国的少女形象,她头戴弗里吉亚帽,手持利剑与橄榄枝,寓意和平与力量,下方刻着 “concordia res parvae crescunt”的荷兰共和国箴言。

背面中央是东印度公司的盾形徽章,盾牌被缠绕的橄榄枝环绕,上方镌刻着公司成立年份 “1602”,边缘环绕着拉丁文 “prosperore mercatorvm institvto”(为商人的繁荣而设立)。

银币边缘还刻有细密的防伪齿纹,这些齿纹在海水侵蚀下依然清晰,足见当时荷兰铸币工艺的精湛。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纪念银币。

正面刻画着东印度公司在南非开普敦建立的城堡轮廓,城堡塔楼高耸,城墙厚实,城墙上飘扬的荷兰国旗随风舒展。

背面则是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与鲸鱼图案。

这类纪念币发行量稀少,多作为公司高层馈赠或外交用途,极为罕见。

除了金银币以外,还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宝石。

有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和钻石等,它们被散落在沉船的各个角落,有些镶嵌在金银首饰上,有些则单独存在。

红宝石的数量有252 颗,每颗在1 - 5克拉不等。

这些红宝石颜色鲜艳,呈深红色,宛如燃烧的火焰,内部几乎没有杂质,品质上乘。

在 17 - 18 世纪,红宝石主要产自东南亚地区,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贸易和掠夺,将大量的红宝石带回欧洲。

蓝宝石有368颗,颜色深邃而迷人,呈现出浓郁的蓝色,。

最大的一颗有103克拉,其他大多在10克拉以内,品质也非常出色。

蓝宝石在历史上一直备受珍视,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

其产地主要集中在斯里兰卡和缅甸等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贸易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蓝宝石。

绿宝石的数量相对较少,只有49颗。

但这些绿宝石的品质极佳,颜色翠绿鲜艳,如同春天的嫩叶。

每颗绿宝石的重量在10克拉左右。

在当时,绿宝石是非常稀有的宝石,深受欧洲贵族的喜爱。

此外还有26 颗钻石,数量虽然不多,但每一颗都价值连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