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30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306节(1 / 2)

鸡首的造型较为写实,鸡冠高高耸立,眼睛明亮而锐利,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机警和敏锐。

嘴巴尖尖的,微微张开,羽毛雕刻得十分细致,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可见,从头部一直延伸到颈部,展现出鸡的华丽与高贵。

狗首上刻有细微毛纹,眼睛炯炯有神,眼神中透露出忠诚和警惕。

鼻子小巧而灵敏,嘴巴微微张开,露出几颗锋利的牙齿。

狗首的耳朵耷拉着,显得十分温顺可爱。

猪首的嘴巴比较长、比较尖,而且还有獠牙,是典型的野猪造型,与通常所见到的家猪形象有所不同。

猪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鼻子宽大,鼻孔突出,给人一种憨厚老实的感觉。

猪首上的毛发短而硬,雕刻得十分逼真,展现出猪的朴实与可爱。

每尊摆件的底座均为方形,四角雕刻着卷草纹。

底座正面中央以阴刻技法刻有“大唐贞观年制”的字样,字体工整有力,彰显着皇家风范。

整套摆件不仅在造型上栩栩如生,工艺上更是巧夺天工,充分展现了唐代高超的金银器制作技艺。

第429章 价值连城

王景行在铅层洗落之前也没认真看里面的细节,并没有发现底座上阴刻的“大唐贞观年制”。

“居然是唐代的金摆件。”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有了起伏。

金属表面沁出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仿佛带着贞观年间长安城的月光。

王景行将摆件缓缓举起,让光线从不同角度照向摆件。

羊首上的卷毛纹路在光影中流转,每一道弧线都细腻得如同丝绢上的刺绣。

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唐六典》里关于 “细金工” 的记载 。

那是只有宫廷作坊里最顶尖的匠人,耗费数月乃至数年时光,用极细的金丝和精湛的錾刻技艺才能打造出的工艺。

眼前摆件上的纹路,与古籍记载竟完全吻合,这让他的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

再看底座“大唐贞观年制”,字迹与出土的贞观年间金铤铭文,无论是笔画的粗细变化,还是转折处的力道,都如出一辙。

基本上可以判断,应该是唐代的摆件。

这时,董建川拿起一旁的蛇摆件仔细观看,觉得非常眼熟。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蛇首的鳞片,突然像是被电流击中般,猛地挺直了腰板。

“你没发现这摆件的脑袋和圆明园的十二兽首中的蛇首很像吗?”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颤抖着掏出手机,快速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

屏幕亮起的瞬间,他将手机猛地递到王景行面前。

王景行一看,还真是非常像。

再逐个看过去。

鼠首的褶皱、牛首的螺旋角,很多细节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董建川凑过来,激动地问道:“兄弟,你说这会不会和圆明园兽首有关系?”

王景行放下摆件,调出手机里的资料:“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铸造,由宫廷西洋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宫廷匠师制作。”

“据说郎世宁起初是要建造的是具有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被乾隆皇帝否决了,勒令重新设计。”

“后来郎世宁考虑到中国的民俗文化,遂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

“他可能参考了唐十二生肖摆件。”

“或者参考了其他和唐十二生肖摆件一脉相承的头像。”

“不过比起铜铸的兽首,咱们这纯金摆件可是皇家御制的‘顶配’。”

章雪晴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此刻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轻轻抚摸着马首摆件。

黄金特有的温润质感从指尖传来,忽然想起什么:“那底座上的‘贞观年制’,会不会是后来刻上去的?”

王景行拿起放大镜,示意两人凑近:“你们看刻痕里的包浆,和摆件表面的氧化层完全一致。”

“而且字体结构符合初唐书法的‘尚法’特征,横画收笔有明显的‘顿笔’,这是褚遂良一派的笔法,后人很难模仿。”

董建川也点头:“这肯定错不了。我们可是亲眼看着它怎么被藏铅层里面的。”

章雪晴闻言,也觉得不可能有假:“唐代的纯金摆件,存世量应该极少吧?”

王景行点点头:“根据记载,贞观年间国力强盛,皇室对金银器的制作极为考究。”

“尤其是这类带有政治象征意义的生肖摆件,很可能是用于祭祀或重大庆典的礼器。”

“目前已知的唐代生肖金器,除了陕省历史博物馆的赤金走龙,几乎没有完整成套的。”

提到赤金走龙,董建川立刻来了兴趣:“我记得赤金走龙是1970年出土的,一共十二只,每只才几厘米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