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村里村外 第11节</h1>
回到桃水村,我娘抱着我哭得不成个人样,马奶奶搂着芝安和安芝也坐在炕上抹眼泪:「听到云州大地动,全家都吓得要死,你爹还打算租辆马车带人找你们去着,幸好,幸好你们都好好的,要不然,家里人可怎么活。」
我奶没抢着人来抱,便缠着王珩问长问短:「砸着没?吓着没?路上遇到歹人没?塔山那边的人遭罪没?」
王珩将这一路上的事详详细细地讲了一番,然后朝我奶深施一礼:「奶,让您担心,是晚辈的不是。」
我奶惊得身子一趔趄,给他新端来的婆婆丁水,好悬没洒在他身上。
「你、你喊我啥?」
之前不是一直喊的「李伯娘」吗?
王珩却故作镇定,神色不变:,「奶。」
我奶好像琢磨出点不对劲的事儿来,但还没来得及细问,王珩便又匆匆地走了,全家很快也忙了起来。
因为夏收之后,就是秋收,秋收之后,还有秋种。
庄稼人,一年有三季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真真是能把人给累死。
直到十月份,终于有了空闲,却又人心惶惶起来,因为王珩听过往的生意人说,南疆闹瘟疫了,人传人,很厉害。
「南疆离得远着哩,闹不到咱们桃水村。」
我奶不爱喝秋妹熬的苦药汤子,每每都想趁人不备,偷偷地倒掉。
秋妹却霸道又鸡贼,我奶不喝,她就堵在门口,不让她去茅房。
人有三急啊,何况我奶上了年纪,急得多,稍耽搁一会儿,就得换裤子。
她「桃水村小村霸」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无奈,我奶只能捏着鼻子,一天三顿地喝。
「这就对了嘛,这方子是田爷爷家祖传的,专治瘟疫。我可是跟我大姐姐拿了好多银子,才买着这些药材的。」
我奶从茅房出来,听到此,更来气了。
「啥玩意啊?花多少银子啊?」
「柴胡、黄芪、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田爷爷说了,命比银子重要,奶你肝气失调脾胃不合,这银子得花。
我奶顿时脸煞白,心「扑扑」喷血,忍不住就抄起了烧火棍:「我打死你这个败家子!」
秋妹吓得撒腿就跑,这烧火棍到底是没挨着。
可是,到了隆冬,瘟疫却真的从南疆,传到了北地。
第8章
桃水村死人了。
第一个是要饭的周大愣。
以往,他每日晌午都走街串巷的,到乡邻们的家门口,敲着碗讨饭。
他脾气好,人家给了,他欢欢喜喜地接着;人家不给,他也不恼,朝主人家作个揖就走。
所以,桃水村的人都不嫌弃他。
可是突然有一天,乡邻们发现周大愣已然好几日没露面了,有好心人去他栖身的破庙一看,却看到了他早已冰冷的尸体。
镇上的仵作是蒙着口鼻来的,他忧心忡忡地和里正不知说了些什么,登时便把里正吓得腿都软了。
「快、快、快都回家猫着,这是瘟疫。」
可是猫着,也得呼吸不是,瘟疫是个隐身鬼,当你发现它时,它早已来很久了。
于是,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渐渐地,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性格怪僻的瞎老头终于忍不住了,他蒙着口鼻,走一步摸一步地去给村里的病人扎针。
「我扎死过人,你们害怕不?」
每到一家,他便问一句。
到了这个地步,死马当活马医,大家自然是不怕的,不仅不怕,还催他赶紧扎。
于是瞎老头摸着穴位下针,边扎边说:「大槐树下秋妹在熬药呢,赶紧去端,不要钱,记着,那是老陈家出的银子,要知恩。」
镇上的馄饨铺挣了些银子,王珩不在,我便私自做主挪用了。
银子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可就真的没了,我相信王珩和我的心思是一样的。
扎过针,喝过药,病人渐渐好了起来,可是瘟疫实在太厉害,瞎老头一人之力太单薄,桃水村发热的人却越来越多。
于是,我奶和马奶奶接手了熬药的活儿,而秋妹也去给病人扎针了,村里第一个被她扎好的病人就是张寡妇家的二小子。
还真让这臭丫头说着了,如今桃水村的人,都求着被她扎呢。
王珩十一月又去了随州,音讯全无,我很是担心。
如今瘟疫已经闹得人心惶惶,据说连宫里都开始有人发热了。
他孤身在外,又是个四体不勤的公子哥儿,向来不会照顾自己,这可怎么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