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派水火不容,而且还有敌对的架势。
先皇没有驾崩的时候,还能震慑住朝堂上的这两派,他如今刚刚即位,这两派没有向他投诚,反而都把目光看向太皇太后,压根没将他这个新皇看在眼里。
皇宫的内廷侍卫以及帝都的禁卫军全握在太皇太后的手里。
他虽然是皇上了,可是却是一个一点权力都没有的皇上。
说的难听点,就是一个傀儡。
万一,他所说的话让太皇太后不满意,以后的日子,别说夺权了,可能会更加艰难。
淮阳王看着朝臣的反应,这么关键的时候,竟然连一个圆场的人都没有。
不过,发生这种情况,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先皇有意控制太皇太后与前朝的官员,不给他们任何接触的机会。
太皇太后在朝中,除了曹大人,没有一个自己人。
先皇不重用曹家,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久而久之也没有人愿意和曹家结缘太深。所以,曹大人能找到附和他的,为他说话的人,也就是那个典客了。
“启禀太皇太后,皇上,朝中任命官员早已改制,早已经不是以前的察举制了。任何官员都需要进行层层的考核方可胜任。”舞阳侯站了出来,也适当地为太皇太后解了围。
太皇太后暗暗松了一口气。
“舞阳侯所说考核任命官员一事,哀家之前也听说过,既然已经改制了,那就先延续之前的制度,如今朝中不仅仅是缺丞相一职,还有一些职位空缺,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填补上。”
“舞阳侯,哀家还听说之前的改制也是你负责的,你说说,这丞相一职的任命应该如何操作?”
“回太皇太后,百官之首的丞相一职一定要慎之又慎,好好的考核选拔。臣以为,朝中大臣皆可举荐自己心中最合适的人选,到时候,挑选出几名举荐人数最多的官员再进行考核,最终选出一人,胜任丞相一职。”
太皇太后立即应允,“那此事,就交给舞阳侯来负责吧,一定要在三日之内,将推举的名册整理好。”
“是。”舞阳侯应了一声。
退朝后。
太皇太后与萧文宣一同来到御书房。
萧文宣发现,御书房的格局竟然也改变了。
原本,只有一个龙案用于批改奏折。
如今竟然多了一个书案。
难道太皇太后还要批阅奏折吗?
“皇上,你才刚刚即位,朝中局势不稳,哀家与你一同共掌国事。”太皇太后直接说道,语气不带一丝商量,就像是例行公事通知一声。
萧文宣根本无从反抗。
如今,大内总管都是太皇太后的人。
“怎么?皇上是有什么意见吗?”太皇太后没有听到任何回应,挑着眉问了一句。
“太皇太后都是为朕着想,朕当然没有任何意见。”萧文宣连忙回应。
“那就好。”太皇太后回了一句,“还有一件事,皇上要尽快安排,太长公主住不习惯燕城,哀家也不想与太长公主母女分离,皇上赶紧让人重新修缮一下原来的长公主府,接太长公主回帝都。”
“是。”萧文宣轻声回应。
一个时辰后,萧文宣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寝宫。
常茹立即放下手上的事情,过来帮他更衣。
“臣妾还以为皇上要晚些时间才能回来呢,皇上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用批阅奏折吗?”
“批阅奏折?”萧文宣冷笑一下。
常茹马上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劲,柔声询问:“皇上,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你与臣妾说说,臣妾也能帮你拿拿主意。”
“奏折哪里轮得到朕来批阅!太皇太后入朝听政,奏折她也要亲自批阅,她批阅了之后,再拿给朕看,你说,朕在御书房干什么?还不如直接放手,好好地当个傀儡,这样,太皇太后也开心一点,不至于把朕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第639章有此妙计,淮阳必兴】
常茹属实没有想到,太皇太后连奏折都要批阅。
她绕到萧文宣的身后,轻轻地给他按着太阳穴。
“皇上,你才即位,有些事情,急不得,咱们从长计议。”
“常茹。”萧文宣一把握住常茹的手,“你会永远站在朕这边的,对不对?”
这个问题,让常茹的心突然震了一下。
“皇上,你这话是何意?难道,你还怀疑我对你的一腔情义吗?我们可是一起经历过生死的了。”
“朕没有怀疑过你,是朕太需要你了,还有你父亲手中的兵权,可是,你父亲未必会站在朕这一边,所以,朕害怕,有一天,你也不会站在朕这边。”
常茹的心情也沉了下来,“皇上,实不相瞒,臣妾也没有把握能够说动臣妾的父亲站在你这边,因为,在臣妾的父亲心里,太长公主的地位,无人可以动摇。不过,臣妾可以向你保证,臣妾的心永远都在你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