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楼小乔没讲话,只是听张玉娇说。
“我想做个家常菜馆子,我做主厨,家里有王盛帮把手,先小规模这样做着,饭菜就跟现在的定价一样,炒菜两块钱起步,如果有宴会那些我也接,好赖这店面是我自己的,也不用出租金,亏也就亏点人力而已。”
张玉娇越说越兴奋,还抓住了楼小乔的手腕,狠狠的晃了晃:“你一向有主意的,帮我想想还有什么补充的?”
楼小乔还真很认真的想了想,总结了一下:“那你就先搞个菜单,然后试营业一下吧,做个招牌和菜单的价格,大大的字贴在上面,做的透明一些,学生也是很简单的,你搞的好我们自然会带着朋友同学什么的来这边吃,像这样的客人,你一顿饭能接个二十个三十个,能有多少钱,不比你在外面卖的差吧。”
这样的快餐,一锅可以炒两个,炒起来大概就是两三分钟一锅。
稍微复杂一些的菜色不提,如果都是吃快餐,一个小时她就能炒三四十个。
按利润来算,这可比在外面卖快餐利润高多了,早晚各自卖个把小时,就能比在外头跑一天要挣钱的多。
至于房租,都是自己家的房子,她也不能把房子租出去自己不住,客厅就当吃饭的大厅了。
至于厨房那些都是现成的,一楼的房间有三间现成的,现在沈大娘住了一间,她跟王盛和孩子们住了一间,本来给小姑子留了一间的,但王凤自出去以后,就没回来住过一天,这间房间就可以拿来当包间用......
客厅里面的电视可以留着,装修都不用再装修了,直接买些小桌子摆里面就行。
楼小乔提醒她:“你得□□,开餐馆有很多证件要办理的,这些虽然很麻烦,但是不可以省。”
于是张玉娇又计划起来出去□□的事情来.......
第99章
军训一过,大一的新生们都开始忙起来。
楼小乔他们也不例外,同一届的新生有人开玩笑说走出高考这个火坑,又来到下一个火坑。
但其实比高考前还是好很多的,至少周末两天能安排下自己的事。
这个时候,菊子家的网吧生意淡了下来,白天基本上没学生来网吧玩。
菊子家不得不改变策略,把上下午上课的时段,改成低峰时段,这个时候上网一小时一块钱,这到间接的吸引了不少人来这边玩,不过都不是大学生,而是村里一些年轻无所事事的人,这样一搞,倒把这一代的人气彻底带起来了,就算是只有三十台机子,有人上网也有人在后头看着,这年头网吧也是稀罕物,跟前几年游戏厅的热度差不多。
菊子赚的盆满钵满,生意竟然比她预期的要好。
而且网吧现在属于没竞争的产业,暂时这一片也就只有这三十台电脑,县城上网除了晚上包夜,白天可没什么低峰价格。
张玉娇的餐馆,差不多花了一个多月□□准备,总算是在国庆节过后正式开了张。
规模搞的不是很大,就打算做个家常菜馆,不过里面有个小包间,可以接一桌两桌的小型聚会,如果要包场子也可以,这些要提前预定,餐馆开业前,王盛还去学校发了一阵传单,搞了个活动,等到开业那天,来的人果然不少。
大概十一点半开始,陆续有班级开始下课,就有人从学校外面出来。
有些是习惯性在这条街找吃的,从开学以后,来这里摆摊的人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些做小吃食的流动摊子,就比如凉皮凉面炸鸡柳凉菜这些,这种偶尔吃个一顿两顿也还行,但要是顿顿吃,大部分南方人还是更喜欢米饭多些,这些东西也只能做个换口味的而已。
所以张玉娇家的家常菜馆,在这些小摊子里面就特别显眼。
她宣传的早,不少人其实都知道了,本来期望值不是很高,还是被香味所吸引了。
价格且不说,味道就很吸引人,毕竟是大火现炒出来的,空气里都带着家常菜的香味,有些人是从进这个学校开始,就没什么吃过几顿好点的家常菜,毕竟这里不像省城那么方便觅食,于是炒菜馆在一堆餐饮店里面就格外显眼一些。
张玉娇笑着迎客,王盛就负责打杂,上菜打扫一应事情都是他来做,刚开始两口子还能照应的过来,但十二点一到,学校放学的大部分一出来,客人也越来越多。
“王盛,葱花没有了,切一点出来。”生意不好也愁,生意好了也发愁,看着走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人,张玉娇心里暗暗叫苦,早知道就该多准备一些菜的,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多人啊。
她家店里倒是坐的下,客厅摆不下了还能往包厢挪,包厢坐不下了,外面还能摆露天的桌子,客人们吃饭坐着的是小凳子,这种塑料凳子,当初她买的时候一口气买了五六十个,就算来的人坐满了也能坐的下。
问题是她没有准备这么多菜。
原本以为最多也就二三十个客人,一顿饭能接待这么多人,她都要笑醒了,可今天忙的她连记人数都来不及,刚开始她是记着的,可到了三十个往后,她就懒得记了,后面到底来了多少?
有五十个吗?
应该还不止吧!
远远超出自己接待能力的客人,让两夫妻也慌了手脚,王盛刚开始还是有章法的,毕竟他以前也跟张玉娇打杂搞了那么久了,除了做饭其他的活儿他也都能干了,可到了后来又要他收桌子,又要他扫地,厨房外面又堆了一堆的盘子没人洗,张玉娇在外头挥舞着锅铲,时不时的要叫上一声——
“王盛,菜没了,帮我切点藕。”
“王盛,盘子呢,我这里盘子也没了。”
还有客人在喊:“老板,怎么没人擦桌子呢,这桌子也太脏了,算了抹布在哪里,我自己来擦吧。”
菜当时是按照五十人份准备的,因为是中午,还算了晚上的一起切了,但大概十二点半左右,准备的菜还是不太够,王盛也忙的脚不沾地,除了端菜上菜,他还要搞卫生,就算今天赚了不少钱,他也忙的很想发火。
就在这个时候,屋内的门被推开了。
是王盛先感觉到了,他正在擦桌子,手里的抹布被人一把拿走。
王盛吃惊的看向来人,沈大娘却对他说:“你去洗盘子吧,这里有我。”
她不知道多久没出来了,自从侄子死了以后,连闹腾都不曾闹腾了,人也跟被人抽走了魂一样,儿子给她送饭她就吃,不给饿着也行,孩子哭闹她也从来不管,哪怕是家里盖房子这么大的事,两口子又要挣钱又要忙着家里,她也从没有从房里出来过。
张玉娇对这个婆婆也不做什么指望了,哪怕心里再为难,她觉得一天供两顿饭是供的起的。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时候沈大娘会出来。
王盛吃惊的看着他娘:“您怎么出来了?”
沈大娘毕竟老了,动作也没有年轻人那样利索,弯腰擦桌子的动作有些迟缓,一只手擦着桌子,一只手拿着垃圾桶,擦完了一个又换去另外一个,王盛见母亲的动起来跟以前一样,在她的催促下,搬着大盆去门口洗碗去了。
张玉娇也没有注意到后头多了个人,只觉得事情顺了很多,王盛很快的洗好盘子,摆在张玉娇顺手的地方,就开始切菜备菜,店里经常炒的那几个菜都是固定的,并不算很难准备,三人一直忙到差不多一点钟,人渐渐少了起来,张玉娇这才喘上了一口气。
经验不足,很多东西都没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