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国日化1981 > 大国日化1981 第4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大国日化1981 第44节(1 / 2)

(' 他站起来,想打开窗户透透气,要不心里闷得难受,就瞧见老邢站在门口,他就问:“老邢,你怎么上来了?”

老邢这才说:“厂长,有个小姑娘过来,说是你请她来的……”

莫大海一下子回过了头,他这辈子就请过一个小姑娘,那就是周渔!他以为是通过闺女传的信,周渔会直接联系他女儿,没想到,居然直接来了厂里!

莫大海根本来不及听后面的话,直接冲着门房快步走去,甚至在下楼的时候,还小跑了两步。

倒是让范广西诧异得不得了,问老邢:“谁呀,怎么厂长这么着急?”

老邢也挺讶异的,他还以为小姑娘是随便说的,可他认识厂长这么多年,也就是那会儿他们引进冷板车法时那么激动过,别说范广西了,他一个门卫,都好奇这小姑娘是谁呀。

但此时他只能回答:“说是叫周渔,特别年轻,二十岁的样子。”

周渔?范广西觉得有点耳熟,但他可以肯定,没在行业内听说过这个名字,行业内也不可能有二十岁的专家之类的,那厂长干什么这么激动。

他想了想说:“走去看看。”

倒是莫大海,急火火地一直冲到了门岗这边,可到了门口,他反倒是不敢去开门了,他怕周渔过来冲他说:“不好意思莫厂长,我也没办法,帮不了你们。”

他这一犹豫,门开了。

莫大海就瞧见,一个穿着高领毛衫黑色大衣的小姑娘,从里面走了出来,小姑娘落落大方:“莫厂长是吗,我是周渔,我收到了您女儿莫芳芳的信,但因为对日化了解的不够详细,所以用了一段时间做了调查,这才过来。不知道,您还需要我的帮助吗?”

听到这话,莫大海陡然心就落下了,周渔说什么,她对日化了解不够详细,那不就是了解吗?她做了调查才来,那不就是心里有数吗?她问他要不要帮助,那不就是可以帮助吗?

莫大海就仿佛在那个茫茫大海中,终于靠了岸:“当然!当然需要!”

第34章

莫大海激动得不得了, 连忙说:“周经理,要不咱们去我办公室聊一聊?”

周渔看了看前面的车间,虽然大致知道他们的配置, 但很久没进车间了, 她是心里痒痒:“能不能带我去你们车间看看,介绍介绍你们厂子?”

“这当然没问题!”莫大海就是请周渔帮忙想办法卖产品的, 年前这些天,梅树村门市部可是市里最热闹的事儿了,更何况又是周渔的手笔,他一直都在关注。

从门市部一开业, 他就觉得周渔的思路好, 蘑菇虽然是紧俏商品, 但太单一了,但周渔将副食放进去, 就不一样了。

从小处说,东西全了大家愿意来,自然带动蘑菇买卖, 往大里说, 那供销社态度又不好,这是将供销社的生意拿了过来。

他以为这已经够厉害了, 哪里想到,后面还有够厉害的, 就周渔甩开香喷喷, 化被动为主动这事儿, 做的就太漂亮了!

等到她捧出了好滋味,还通过送饼干让好滋味一举成名,他就知道周渔的野心不止于南州, 她的能力很强,她的未来不可限量。

如今,周渔来帮他们,她越认真对他们越有利,他们不敢奢求跟好滋味一样,一下子爆红,但多卖点肥皂,也让他们缓缓劲。

他立时就带着往车间走:“我们厂主要生产肥皂和香皂,一共两个车间,一个车间是进行油脂的预处理,脱胶脱酸脱臭皂化之类的,另一个就制皂。”

周渔瞧了瞧,两个车间是前后连着的,二车间隐藏在一车间后面,怪不得刚刚只瞧见了一个车间。

大抵是觉得周渔就算是真心研究,也不会太懂专业制皂,莫大海对于一车间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肥皂的原料就是油脂,越好的皂对油脂的要求就越高,像是我们的铃兰皂,说真的,用的油脂比吃的食用油还好。”

“但这些油脂在送过来的时候不能立刻使用,有各种杂质,还有一些动物脂肪有腥臭味,就需要进行油脂的预处理,脱胶脱酸脱臭之类的。油脂处理完了,就需要进行皂化。”

“就是将油脂变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在一车间,甘油就被提取出来了,这是我们厂主要产品之一。”

“剩下的脂肪酸才是加工肥皂的原材料。一车间我就不带你进去了,味道很大,你八成受不了,我带你去二车间看看。”

说着,他就带着周渔往后走,“脂肪酸变成肥皂很简单,与碱进行中和就可以了。但配方有很多,不同的配方生产处的肥皂也不同。”

这回儿已经到了二车间,推开大门,并没有什么想象中热火朝天的情景,连个人都没有,只有淡淡的那种熟悉的肥皂味。

莫大海看着空荡荡的车间,也没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倒是车间主任范广西这会儿也跟过来了,检讨说:“是我让大家放了,反正也开不了工,都守在这里,不如出去干点活挣点钱。怕你不同意,我先斩后奏的。”

莫大海也没批评,而是跟周渔无奈道:“我们是走投无路了。周经理,你来了,可一定要帮帮我们。”

周渔没说话,指了指前面的调和缸:“你们还是冷板车法吧,设备是什么时候更换的?”

所谓的冷板车法,就是当皂料在调和缸里加工好后,原液用压缩机押进冷板车,通过冷水进行凝固制造出固态皂的办法。

“72年换的。”莫大海显然是个实诚人,一些过去的旧事也不隐瞒,“我们厂原先是化工厂的附属厂,化工厂效益好,所以我们这设备在全国也算是不错的,南河日化厂跟我们的设备是一起换的,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也很纳闷,你说海市等日化厂的产品冲进了南河的市场,让消费者选择了他们,但南河日化厂的肥皂和香皂卖的都很好啊。我们的质量不逊于他们,为什么我们不行?”

范广西也在后面说:“而且,香皂就不说了,这是各厂自己研发的。可是肥皂不一样,肥皂国家是有标准的,42型,47型,56型等等,我们跟他们没有区别,他们就怎么能卖得好呢!这不对!”

周渔来其实就是为了这个问题,看车间是因为她想知道,现在的肥皂厂车间是什么样,设备用的什么,距离她的时代差多少,她该如何为以后做准备。

这么一看,她心里已经有了数,自然也就不用在这里待着,她就说:“我来也是说这个问题,我们找个能聊天的地方说吧。”

“还是去我办公室吧!”莫大海带着周渔穿过了二车间,周渔离开前,看了一眼那套肥皂生产线,真是不错的好机器,工人们也很爱惜,即便已经十年了,依旧保养得锃光瓦亮,停在这里可太可惜了。

她轻轻地说:“快了,我保证你很快就忙起来!”

等着到了办公室,范广西给她倒了一杯热茶,周渔这才进入了正题:“我知道你们特别想我出个好主意,一下子将肥皂和香皂卖出去。但说真的,买卖好不好,还得看产品。我就是想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设备,同样的配方,为什么卖不好?”

这个问题其实很尖锐,就等于问他们,人家能做好,你们为什么不行?

莫大海表情倒是很正常,范广西脸色有点难看,直接说:“我们不够时髦,名气也不大!”

周渔看向了莫大海,莫大海想了想后,又加了一条:“是不是没有新鲜感?”

其实跟不够时髦一个意思,不过一听周渔就明白了,这两人对他们的产品没有任何的想法,都觉得是外力的作用。

说真的,这样的认知下,周渔后面的话其实挺得罪人的,如果想要只是交个朋友,她可以给个没见过的营销方法,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治标不治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