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国日化1981 > 大国日化1981 第13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大国日化1981 第132节(1 / 2)

(' 周渔现在觉得,南州肥皂厂或许可以谈一谈。

不过这种事不能急,这个时间显然不合适,所以周渔将这个想法先放了放,带着徐倩和周三春去了南兴县。

南兴县离着南州市区并不远,一个小时就到了,周渔提前来本是想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褚伟民如今是著名新闻人物,他的门市部开业,国家青年报和省市的报纸电视台都到了。

只是没想到,进了南兴县,先看到的是被好奇的人包围的梅树村门市部。

这会儿门市部已经装修完毕,从外面看,跟其他的门市部一样,窗户扩大了,里面即便白天也都开着灯,从外面看,暖黄色的灯光,木色的柜台,红色的开业大吉,绿色的窗棂,合在一起是一张温暖的画面。

这就是梅树村门市部给大家传递的信息——这里的一切都是暖的,服务也好,价格也好,包括我们这个企业都是温暖的。

围着的人也都说好:“哎呦,看着可真好,暖和和的,就想进去,没想到真开起来了?”

“我听说,从选地方到装修,人家梅树村都管,梅树村说话真算数啊,我原先还以为是忽悠人的呢。”

“怎么可能?人家梅树村是多大的企业啊,肯定说到做到的。再说了,你见过哪个企业忽悠老弱病残,忽悠正常人不更好?就是不知道,这挣了钱怎么分?”

这问题显然难倒了不少人,梅树村工资高大家是都知道的,可拿工资肯定不如拿利润大家也知道,让大家选肯定是拿利润好,可大家又觉得,梅树村能那么好吗?

就这时,有个小姑娘说道:“这个我知道。这算是加盟店,和梅树村的自营店是不一样的,自营店的店长是开工资的,加盟店的店长的租赁装修进货费用都得自己拿,不过是直接拿利润的,三七分。”

居然是拿利润?这谁不吃惊?立时有人追问:“谁是三啊?褚伟民吗?”

小姑娘一听就笑了,“怎么可能?褚伟民是七,梅树村拿三。”

那不就跟自己的店没区别吗?虽然要分出去一些,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三分利润很值当:一来梅树村有名气,二来不用自己进货,有人立刻就说了:“哎呀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说,当时也找我了,我觉得卖皂没出息,就没答应,哎呦哎呦哎呦诶!”

他竟然连连叹了三声。

一时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不过周渔没再听他们的议论,而是欣赏地看向了眼前的小姑娘——郑大妮。

如今已经是十月份了,距离上次周渔见郑大妮已经过了三个多月,郑大妮变化巨大。原先是又黑又小又瘦,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

但现在,她虽然还是黑,但个子似乎长了一些,脸上也圆润了,穿着一身干净的衬衫裤子,看起来精神十足。

周渔瞧着心里就高兴:“什么时候到的?”

郑大妮看着周渔就想挨着她近一点,她对周渔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周渔也没躲闪,就被她挽着胳膊往褚伟民家里走,“我也是刚到,已经去过伟民大哥家了。于组长说你也要来,我猜你肯定先看店铺,就跑过来了。”

“我想跟你汇报我的成绩。”

周渔其实都知道,不过她愿意听,立刻说:“那讲讲吧。”

郑大妮就说:“我现在已经是一个移动的小卖部了,山沟村十里八乡都是我的地盘,不仅仅肥皂卖得好,还有其他的小物件卖的都好。”

“周总,我上个月挣了62块钱。我都没想过我能挣这么多钱,那天我买了两斤五花肉三斤排骨全炖了,我跟弟弟妹妹第一次吃肉吃的想吐。”

山沟村可是在山里,这个销售额很厉害了,周渔笑着说:“我听说你还把弟弟妹妹都送去上学了?”

郑大妮可没想到,周渔居然知道她的事儿,惊讶地说:“您知道啊,您怎么连我一点小事都知道?”不过她很快点头,自豪地说,“有文化好,我出来才知道,有文化的人有前途,我让他们都读书去了。”

“你也想读吧?”周渔问。

郑大妮笑了笑,“我已经很满足了,再说我岁数也大了。认识名字,会算数就行了,不用读了。”

“这怎么行,以后当店长要管理的,连账都看不懂,那不是让人忽悠了。我这边有计划,每年定期给销售员上课,先扫盲再加深课程,如果你们余力,考大学不敢说,上个和大学联办的夜校是可以的。梅树村的店长们不少都在上课呢。”

郑大妮可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她忍不住捂着嘴笑了,“那可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

见了郑大妮,周渔就去了褚伟民家,因为报道的事儿,他俩见面比较多,所以并不陌生,但如今店要开了,显然对于褚伟民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他见面就想给周渔鞠躬,周渔哪里让,偏偏他父母还在旁边说:“周总,你让他给你行个礼,你让我们一家过上了好日子啊。”

周渔想说什么,褚伟民都帮她说了:“周总,我知道你要说我上新闻是帮你,可说真的,你有其他办法给肥皂打广告,我没有其他活路可以过得这么好。再说了,我出了名,全县的人都来我这里买肥皂,我也是受益。你怎么也要受我一拜。”

周渔能说什么,只能紧紧握着他的手不让他拜,另外给他提了个要求:“你可是第一家加盟店,这条喜讯过几天就会随着肥皂一起发给每个销售员,你可要做个榜样。加盟店可不止能开一家,你要是有能力,开几家都可以。加油吧。”

这显然是给褚伟民一个新的奔头,他笑着说:“那我就使劲好好干,给大家做个榜样。”

不过,褚伟民的榜样作用显而易见。周渔让人拍了当天开业的照片,顺便还用了省日报对于这条新闻的报道,此外又加了开店的优势和好处,最终做成了梅树村第一张公司内刊——《梅树村通讯》,发给了每个梅树村的员工。

在这里面,周渔还加上了鼓励现在梅树村直营店职工开加盟店的新举措,这张报纸发下去的同时,也让梅树村内部沸腾起来。

员工们兴奋不必提,但销售员们的感受更深一些——梅树村对于他们的许诺一步步都实现了,但拥有自己门市部,却是没人做到的,如今真的有人实现了,那他们的门市部还远吗。

他们可都是曾经没有片瓦遮头的人啊!如今将要有自己的产业,谁能不兴奋?!

徐美芳认字不多,听说这是梅树村员工才有报纸,特别小心地收好了,拿回去给孩子们看。

大儿子帮她认真读了一遍,忍不住说:“我要不上学就好了,我能帮你卖的更多,咱们就能快点有门市部了。”

徐美芳这会儿都激动坏了,不过也没忘了给大儿子一个脑瓜崩:“瞎说什么,怎么能不读书?我听说梅树村去年在大学招聘一个人给一千块安家费呢!别人可没这价钱,就说明大学生就是好!”

“不过,我也得使劲干,要是有自己的店铺就好了,到时候,你们上学我卖东西,下了学你们给我看看店铺,我也能送送货什么的,咱们一家子日子就过起来了。”

安省的吴玉梅根本没家人,听说是给梅树村员工的报纸,就高兴了:“哎呦,我也是员工啊,真好,你帮我念念,我不认字。”

代理店店长齐瑞华就帮她读了一遍,然后说:“老太太,我看你这也快够格了,你很快就能有自己的门市部了。高兴不?”

吴玉梅笑得合不拢嘴:“高兴,高兴。不过啊,我先不开。”

齐瑞华惊奇道:“为什么?你这么大岁数了,天天在外面跑可不行,马上入冬了。”

“不打紧,我现在还能干,我那些老姐妹都困在村里出不来,我要是开了店,他们就买不到华美日化的肥皂了。我知道,”她得意地说,“周总是想卖肥皂呢,好不容易有销路了,我那老姐妹现在都不用别人家的肥皂,我不能停下。”

“我要死的时候周总给我个活路,我得护着我的活路。等我走不动了,到时候再开吧。你把报纸给我,我得收好,这是给我的,哈哈。”

齐瑞华都被说的眼睛都湿了,“老太太,你可保重,周总和我,都盼着你好呢。”

吴玉梅爽朗地说:“放心吧,庄大光都没事,我肯定好好的,我是好人得长命百岁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