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国日化1981 > 大国日化1981 第14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大国日化1981 第146节(1 / 2)

(' 看报告的人,就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约翰·戴维斯, 这份报告即将交到总公司, 他正在进行最后的审核。

即便已经看过几遍了, 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夏国市场跟他来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毕竟夏国的日化品是出了名的落后, 这样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有什么竞争对手呢?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应该着重调查夏国人对日化品的观念,使用习惯等等问题上。

他是直接落地京市的, 被安排住进了王府大街的涉外宾馆, 接待他的人说:“这里是京市最繁华的街道,有空可以逛逛。”

他是抱着挑剔的眼光随意走了走, 先是逛了王府百货,里面的情况让他吃惊不已, 已经是1984年了, 这里居然还是用着老旧的柜台, 所有顾客都不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商品,需要售货员帮助,才能拿到商品。

这种方式让他对夏国的销售颇为失望——开放性货架的意义就在于节省人力, 提升购物体验,促进销售。最后一点是关键,只有亲手摸到了,很多消费者才有兴趣去购买,连摸都摸不到,可想而知,消费欲望会被怎样的压抑!

可以这么说,他是皱着眉头出的百货大楼。

因为倒时差的问题,当天他并没有接着逛下去,他以为,销售模式不可能是单一出现的,在夏国首都最繁华大街上的巨大商场,依旧是这种销售方式,那么其他地方肯定也是一样。

回去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写道:“夏国比我想象的要更落后,我们在售出货品之前,似乎更应该教给他们如何销售。当然,这对我们没有坏处,这个全新未开发的市场,是我们的了。”

然后第二天,站在梅树村商场,他发现,他的囊中之物被别人拿走了。

如果说王府百货保留着夏国惯有的销售方式,那么梅树村则有美国百货零售的氛围。

他站在梅树村的电视墙边上,看着里面一个个区域络绎不绝只有选购的人们,他不得不说,虽然夏国还没掌握rfid技术和电子传感器,导致他们没有收银台和防偷设备,但他们已经用笨办法解决了。

甚至,这里面的装修都非常棒,如果不是里面的商品都写着汉字,他还以为在美国逛超市呢。

这让他大吃一惊,为什么在货柜是主流的夏国销售方式中,出现梅树村这样一个另类?这是怎么出来的?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既然来了梅树村,他一定会去日化区域看一看的,在他来之前,他向来过夏国的部分人了解过,他心中的夏国日化产品,种类少,功能单一,包装老旧,没有任何宣传。

但站在日化区域,他简直不敢相信,整个日化区域,跟他见到的美国商超没什么区别,这里不但是敞开式货架,陈列也非常在行,还因为夏季,主打凉爽,所以入眼的位置,摆放的都是各种清凉劲爽类别的香皂。

他粗略的看了一下,香皂品牌超过了三十个,最重要的是,每个品牌又各有七八种类别,什么美容皂,什么香水皂,什么洗衣皂,杀菌皂,这里应有尽有,似乎根本不需要他们的到来!

而他之前非常在意的合资品牌颜美也存在,不过跟这堆品牌放在一起,除了他们是液体类洗涤用品,看不出任何差距。

这是夏国的品牌?他直接伸手去拿开一个个盒子看了看,后面都是汉语,他连忙问自己的翻译:“它们都是哪个公司生产的?”

翻译根本没看直接说:“您手里这个是凝脂皂,是佳人牌的,华美日化的。”他又拿了旁边一个,这两种香皂放在了陈列的最中央,也有自己的堆头,一看就是销量好。

结果翻译说:“这是芙洛拉香水皂,也是华美日化的。”

大抵是怕他一个个问,翻译简直如数家珍:“旁边这个是海市日化的珍珠银耳皂,再旁边那个是京市日化的洁玉皂。”

翻译是个挺年轻的男生,并不是日化行当的,戴维斯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

翻译无奈道:“他们天天打广告,一共就那点时间,全是香皂洗发水肥皂,跟轰炸似得,谁记不住啊。”

戴维斯可是大为吃惊:“你说什么?它们打广告?很多吗?”

翻译根本没说,而是指着电视墙:“您看看就知道了。”

刚才来的时候,正好放着节目,所以即便他停留了几分钟也没看到广告,但现在不一样了,节目结束了,先是华美日化三个牌子轮流,随后又是各大日化厂,刚刚在日化区见到的牌子,在这里又见到了一次。

戴维斯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他的震惊,这对他来说是颠覆的,他以为会看到一个技术设备产能思想都落后的日化“大”国,但他看到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日化大国。

虽然技术不一定先进,但思想和手段,怎么看怎么跟他们如出一辙!

这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是哪里走了岔路,怎么就成这样了呢!

这是戴维斯急需想要弄清楚的问题,所以,本来他们是准备了解夏国人喜欢什么,但第二天他们就改变了策略,去了解夏国的日化行业发生了什么,当然,还有那个梅树村是怎么回事。

于是乎,他就过上了天天皱眉的日子,最让他头疼的就是这个“始作俑者”,他知道有这样的改变一定会有一个诱因,可他没想到的是,诱因会是周渔,她同时拥有了夏国最大的私人连锁商店和商场,还拥有了夏国最具活力的日化厂。

这怎么看,她都仿佛是先知一般,一手抓产品,一手抓渠道。

哦对了,她还是个炒作大王,一个春晚就能带火三家东西,她似乎也太全能了。

所以,在这份厚达255页的报告中,关于周渔关于梅树村关于华美日化,就用了整整75页。

曾经,他的助理艾瑞斯劝过他:“这是不是有些太重视了,即便他们已经发展的很快,但也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不过戴维斯还是坚持了这个做法,他合上了报告,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将其放在了文件包里,准备回美国复命。

bj正准备进军夏国市场,他以为要对这个现象有所警惕——着重警惕华美日化!

倒是周渔,蒋学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并不在南州,而是去了粤东——上个月评定会一结束,委员会就向全国私人日化厂发出了邀请通知。

要知道,这会儿虽然不似81年的时候,大家对个体户私人老板很是看不上,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是没正经工作的人才会创业呢。

也就是说,有机会当正规军,大家都很欢迎。

侯显明给周渔打电话的时候就说:“很热情,邀请通知发出后一周,我们就收到了八成的回复,都是愿意参加的。还主动问,要不要交费。”

不过周渔这次不参加评定,所以到达粤东的时候,会已经开了两天了,这会儿大家都在参会,周渔是下午四点到的,到了就照常入住,收拾完行李后,就带着人,去食堂吃饭。

哪里想到,等着她还离着几步远,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声:“来了来了!”

周三春说:“怎么好像是有人等着咱们呢!”

说着,周渔就进了食堂,刚进去,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声:“鼓掌!”

瞬时间,掌声就响了起来,周渔放眼望去,好家伙,不知道是不是提前集结的,这食堂都坐满了,这会儿都在给她鼓掌呢。

有位三十来岁的女士穿着一步裙摇曳地走了过来,冲着周渔说:“周总,我是洁净日化的总经理方丽丽,也是我们这些私企推举出来的代表。”

“我们早就等着你呢,听说你今天下午到了,大家就急忙赶过来,要第一时间一起见你!感谢你给了我们也可以参加评定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