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国日化1981 > 大国日化1981 第18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大国日化1981 第186节(1 / 2)

(' 戴维斯自然是生气的,可是却没有办法, 几乎所有的报纸广告部都是这样回复他的, 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得罪所有的报纸。

“那……我们是不是没有办法了。”

周渔那会儿的回答是:“静观其变。”事情是在变化的,此时隔岸观火是因为不涉及自身, 不过一旦涉及就不一样了。

他们在办公室里没回去,也是在等电话——全美一共1750份报纸, 周渔不可能全买, 但也买了上百份, 为的就是一锤子钉死二恶烷的事情。

这些报纸自然有全国性质的大报,也有各地方的报纸,所以得到消息的时间不一样, 这一天都有电话陆续打来,他们得统计。

所以,一个办公室的人,都看到了《晚间新闻》的内容。

于芳菲简直大开眼界:“就这么说吗?这么直白?”

这么长时间的合作,戴维斯已经很了解夏国了,他解释道:“我们的媒体跟你们的不一样,在美国国家是不允许办电视台和报纸的,这些都是私人的,报纸的背后是财团,是有着利益关系的。”

“所以,他们不止是为了播报新闻,让公众了解真相,更多的也是为了挣钱。这是一门生意,而不是公益事业。”

“但是,”戴维斯也皱着眉,“这么直白的也比较少,usi(美国国际广播电视台)这是铁了心也跟《昨日美国》分出对错,就是不知道《昨日美国》会怎么办了!”

于芳菲直接说:“其实损失最小的办法就是闭嘴。”

这是对的。

《真相是什么》已经将二恶烷说的透透的,外加usi作为美国前五的电视台,影响力巨大,《昨日美国》先天就理亏。

这个时候,按着夏国人的想法,那就需要用到三十六计走为上:在对方已经占据全盘优势,己方没有任何可能战胜的情况下,是不能硬碰硬的,只有三条出路——投降,讲和,撤退。

报纸也是需要公信力的,所以明面的投降和讲和都是不可能的,那么撤退才是最好的办法,先避而不谈,随后再围魏救赵——或者扯出个大新闻掩盖,热度一过,这事儿就解决了;或者私下与usi达成和解,一笑免恩仇。

当然了,如果这样的话,二恶烷的事情按理说应该会平稳结束,但是,周渔看着桌子上的两本书,一本叫做《哈里逊:一个贫民的奋起》,还有一本叫做《丹尼斯·詹姆斯:我与昨日美国》。

这两位恰好就是usi和《昨日美国》的创始人以及大股东。前者是周渔早就买的,为的就是能够打动说服对方,为华美日化提供一个特邀评论员的位置。

后者是今天刚刚买的,她匆忙地翻了一遍,倒是从中找出来一些好玩的事情,譬如虽然他们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都提过一件事情,就是电视的崛起对于报纸的影响,两人都在书里发表过相关的看法。

虽然他们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周渔还是闻到了火药味,她还专门去图书馆查了查,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哈里逊和丹尼斯年纪相仿,哈里逊是贫民小子富一代,丹尼斯则是标准的富n代。

可以这么说,他们是相仿的年纪截然不同的经历,他们是相同的赛道完全不同的载体。

哈里逊充满了冒犯,他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子,而丹尼斯非常优雅,却有着上位者特有的高傲,他有点像是旧式的贵族——眼睁睁地瞧着新技术的崛起,对其充满着愤怒。

周渔甚至都可以猜测:在这样一个并不大的圈子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脾气火爆自负的靠着自己双手博来一切的哈里逊对丹尼斯是怎样的态度——他不是看不起,而是认为自己必将取代。

所以,他们应该本就不怎么和睦。

当然这是推测,但周渔觉得,有时候,人的态度真的会左右一件事情的发展,如果她的推测对的话,她认为事情可能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丹尼斯如果不妥协,哈里逊必不罢休。而丹尼斯如果妥协,哈里逊也不会错过这个扩大战果的机会。

事实上,《昨日美国》的会议室里,这会儿也正在开会。

此时距离他们今天的截稿还有三个小时,他们需要在这三个小时里做出决定,究竟是闭嘴还是反击。

会议室里坐着的,都是编委会成员,他们有的是报纸的真正运行者,也有股东,虽然坐在一起,显然各自利益不同。

而此时,其中一位股东正在大发雷霆:“这样的头版头条是怎么通过的?你们的脑子是摆设吗?你们即便要隐瞒真相,你们却不调查一下真相是否可以隐瞒吗?”

“usi已经对我们发起了进攻,他们是有理有据的,他们甚至还有一个现成的科普节目。你们拿什么反击?你们告诉所有人,坐在这里的所谓的主编编辑和记者,其实都是一群白痴吗?”

有人显然是想解释一下的:“这只是个巧合!”

“不!”对方冷笑道:“这不是巧合,这是你们的傲慢造成的结果!你们以为魅力微笑来自于夏国,那是个贫困落后的国家,他们是弱势的可以欺负的,你们可以从中牟利!”

“但是,它既然站在了这里,就说明它的能力是足够的,你们看低了它!你们一向如此,收起你们的傲慢吧!”

“你们为什么敢做这样的报道,你们在后面到底有多少的小动作,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吗?”

这种指责显然让人并不愉快,一位副主编立时反驳:“你这只是马后炮。我们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有的话,那只能说这一次,上帝没有站在我们身边,运气差一点而已。”

“你们应该……”

他们正在吵闹的时候,突然门打开了,主编哈姆从外面走了进来:“詹姆斯先生已经有了决定。”

詹姆斯是《昨日美国》的大股东,他的决定就是最终的决定。

周渔在回酒店的时候,问戴维斯:“我可不可以雇佣乔治一次,明天早上拿到报纸,给我报一个信。”

戴维斯笑着说:“我想他一定很乐意。”

显然乔治对挣钱很感兴趣,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周渔又在睡梦中被吵醒了,乔治大声地跟周渔说:“周总,我拿到了最新一期的《昨日美国》,他们在头版进行了反击!”

周渔说:“能给我念一下吗?少年!”

“非常荣幸!”乔治立时念起来。

周渔听了听就知道了他们的思路——他们不准备妥协,想要干到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抛却剂量谈毒性是伪命题,有害就是有害,不能因为含量少而豁免。

他们说——化工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太多东西进行了妥协了。现在,我们还能妥协吗?那以后还有什么不能妥协?

不得不说,即便是反驳,《昨日美国》也找到了一个好思路,他们这样写就等于承认了二恶烷其实真的没有那么有害,但是,他们开始换了一种思路,告诉大家,但这件事是有害的。

——日化行业隐瞒了这么久,他们是想干什么?

甚至他们还扩大了范围,进行了深挖,然后得出来一个恐怖的结论——如果这一次妥协,那么后面会有更可怕的事情,这些商家会隐瞒更多的真相。

这种办法在辩论上叫做扩大论题,一般情况下是很管用的。因为他们得出的结论的确是很吓人。

不过这次,周渔挂了电话后,直接扭头睡觉了——他们走了一步特别臭的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