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是想确认下。
“君姐,那紧俏货啥的都能弄到吗?自行车,收音机啥的呢?”
君卿卿无所谓的摆摆手:“别说收音机,自行车了。毛线,棉花,肉类,蛋类,的确良,肉罐头都能有。”
打断了旁边还在雀跃的张德仁,继续说道:“以后每个月的一号,十五号咱们进行交易,我会提前三五天去黑市找你,确定后面的货品及数量。要是有什么意外不能交易,我也会提前通知你的。”
“可以的,君姐。那以后都在这边交易吗?”
君卿卿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每次都要找地方不现实,还不如这边呢。
“对了,有办法把这边搞成固定地点么?”
张德仁思索片刻:“应该没问题的,房屋办那边疏通疏通关系,能找人直接把这里租下来。”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不怕百姓多。注意到这里。
“那行,我这边手头没有人,你看你要是方便的话,帮忙把这里规整一下吧。木门换了,加把锁。里面收拾收拾,大门外面就保持原样。别让人太注意这个地方。”
张德仁一听,你君姐还是你君姐。就是见解独特。这样这边交易更方便。
说话间,君卿卿从布包中拿出一包大生产。递给张德仁。
“这个给忙活的兄弟们砸砸嘴。一点儿心意。收拾这个房子估计要辛苦大家了。”
看见这几盒烟,瞬间,仁哥觉得圆满了。自己那里还有两根烟,还是当初上面的大哥下来视察,犒劳大家时分的呢。这君姐一下子拿出来一盒。这人是真实在,能处……
君卿卿不知道的是,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举动,自己在以后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多了几个心腹。
第26章 给报社寄信
张德仁他们离开后,君卿卿精神力铺开。确认周围没有人。
把老物件和现金都收进了空间。
老物件安置在收集古董的那个仓库,钱的话,放进空间书房的钱匣子里。每一个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换下伪装,走出小院,便往招待所走去。回去退了房,就可以回家了。
这次镇上行,该办的事情,都圆满解决。自我表示很满意。
但在去招待所的路上,总觉得是忘记点儿什么事情。
直到进入招待所,路过前台,看见前台小姑娘在看报纸的时候才想起来,差点儿忘了,应聘报社的外聘翻译。
所谓外聘翻译,说的好听,其实就是,报社寄给你需要翻译的内容。你这边翻译完再寄回去。然后报社收到后,给你结翻译费。如果还有需要,翻译费就和新的需要翻译的稿件一起寄过来。
这个也是之前在收拾父母房间的时候,在房间那叠近期的报纸上看见的招聘启事。翻译一份资料,有300块的稿费呢,别人翻译需要时间久,自己不需要啊。有空间,有语言熟练度,这妥妥是送钱。所以,当时就动了翻译稿件的心思。
这个时期,外语还没有普及,如果报社等地方,所需翻译工作量大的时候,就只能用这种办法。
至于你问之前的君卿卿究竟会不会英语,那君姑娘明确的告诉你,不管之前会不会,在她这里就是一个字:会。
不仅是英语,后面再会啥,就都说是之前父母教的。君父很有学识的这个事情全村都知道。而且君卿卿一直都是跳级的好学生。很聪明的那种。这样一说,似乎自己都相信了这番鬼话。
要是问为啥之前没有表现会这些知识?
那就是父母还在,不想自己孩子太突出。知识学会了,是给自己学的。不至于会点儿东西瞎嚷嚷。
那为啥现在要体现自己的能力??
别问,问就是孤苦无依的小姑娘需要自保,需要赚钱,需要生活。
你听听,多励志,多感人,多合情合理。
君姑娘把自己给忽悠明白后,就进屋准备给报社寄自己的应聘书。
在写应聘书的时候,仿佛已经看见小钱钱在向自己飞来。
自述的过程中,表示了自己对自己翻译水平的信心。并且提出报社也可以寄短一些的原文过来,自己可以进行免费翻译。以此来证明自我的外语水平。全篇幅总结下来:言辞之严谨,态度之诚恳,文笔之流畅。
再加上自己这手钢笔字,任谁看见这封书信的时候,先入眼的肯定是这手漂亮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