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64章(2 / 2)

在大家笑闹间,炉子和灶台也都生火成功。这边忙的热火朝天的同时,新年的脚步悄然而至。

还在院子内的大家,全都在互道新年快乐,阿战更是回屋从自己带的东西里把炮仗翻了出来。

君卿卿还懵懵的问:“这炮仗也能带过来?”别怪她大惊小怪,来到这个年代这么长时间,虽然出门几次,可火车并没有乘过,而记忆里,来之前的那个君卿卿也没坐过火车,这就让她产生了一个误区,殊不知,这会儿不仅仅是炮仗,菜刀可以上火车,活鸡活鸭,奔跑的大鹅,乱串的狗子也都可以上火车的。

没继续提这个话题,而是一句:“没坐过火车,不知道可以带这些嘛。”

对于这个解释,大家没有丝毫的质疑,也都理所当然的觉得就是这样。

伴随着炮仗一声声的炸响,大家一起走进了1974年阳历年。

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希望一切都会顺利,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健康康,希望这边的老人能早些回家。

“君姐姐,家里怎么这么多饺子?”

“哦,给爷爷奶奶们送去后剩下的,本来准备初一再送一顿饺子,我还觉得不够,想白天的时候再包些,现在正好便宜你们几个。”

当君卿卿把饺子一盘盘往桌上摆的同时,还在说着吉祥话:“更岁交子吃饺子,喜庆团圆,吉祥如意。”

眼看着大家年三十一路奔波的过来,这会儿又是折腾到现在,也是赶紧张罗几个人快点儿洗洗去休息。

最后安排,司家兄弟住客房,因为那边屋里没有炕,最后两个炉子都放在他们屋内,白家兄弟和自己大哥住父母那间屋子。炕烧的很热,所以他们屋子的炉子也被送到了客房。互道晚安,刚刚还热闹的小院儿,此刻也再次安静下来。

初一这天,君卿卿很早就起床。做好早饭留在灶间,同时还写了纸条,大意就是,自己要出去祭拜下养大自己的父母,同时在外屋的桌子上还摆出了瓜子,花生,糖果,本来应该把香烟还有茶水也准备上,但自己好像还真用不上,所以也没有往外拿。

走出院子,便发现外面确实热闹的很,很多小孩子都聚在一起展示着自己的新衣服,说着凌晨的饺子自家都是什么馅,还有比着大家口袋里的花生瓜子以及糖果。

过年农村的习惯就是,早饭前小辈们都会去各家各户拜年,尤其是没有出五服的那种,拜好年便会抓上一把瓜子,花生,糖果等塞进小辈的口袋中,最后会在都拜完年,才回家吃早饭。

自己也依照习俗,拜祭过养父母,因为村里没有五服以内的亲戚在,就去了走得近的几家人挨个拜过年也算随了这边的习俗。

第113章 监视棚里的人(上)

当君卿卿去拜年的几家都说,要留她在家里吃饭。君姑娘也是很大方的表示,家里还有人在,是父母家的亲戚,之前也是因为他们与家里闹了些矛盾,这些年一直都不曾联系。可再大的隔阂,面对着故人已逝的情况,所有不愉快也都会在已逝的那一瞬间,烟消云散。

今年家里只剩自己,最后几位表兄弟也是担心我一个人在家过年,会有什么事情,这不就结伴过来看看。

也多亏养父母当初在村里,就算人缘十分的好,可是不曾和别人提起过自己的家人,家里的情况。这也更是奠定了让自己的说法丝毫没被质疑的基础。

等一圈转下来回到家,看见几个人也已经全都洗漱好,正坐在桌前吃着稍晚一点儿开始的早餐。

几人都在讨论,吃过早饭,是不是在村子里转转,晚上的时候,方便的话,去两边棚里看看几位老人。

当提议得到一致赞同后,大家也都加快了吃饭的速度,不过君慕蘭还是提出疑问:“咱们都是新面孔,全都在这边出现,而且和小妹一起,会不会对她影响不好?”

司少扬走过来,很是自然的把胳膊搭在他肩膀上,同时还头头是道的故作分析:“嗨,慕蘭表哥,你这是关心则乱。也不看看我们一起多少人。再说了,你当表妹出去只是去祭拜的么?”

“嗯,和少扬表哥说的一样,早上我出去祭拜过养父母后,去了平时关系不错的几家去拜年,他们送我出来的同时都有留我中午过去吃饭,我就顺势说了家里还有人,是几位表兄弟,之前没来的原因都是家里大人的一些遗留问题。

你们不提出门转转我也准备出去,和他们说那些话的时候村里好多人都听到的,那就更应该大大方方的让他们看见。哥,你说呢?”

君慕蘭一下就放心不少的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你怎么决定,哥都支持。”

“嗯嗯嗯,一会儿咱们往后山那边转悠转悠,看看能不能在冬天的时候,遇到山上的野鸡野兔,今儿如果能有收获,咱们就直接加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