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虽然提到的是“如果”,但君卿卿有百分之百信心,对方能答应她的申请。
一起准备好的,还有关于金创药药粉以及消炎药粉大致的书面材料,这些连同实验室申请书是一起交到系主任阮国中手上的。
之所以如此详细,完全是因为对方身份的特殊性。
在这里就不得不特别讲一下阮国中这个人。
放眼华国中医界,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
前面那不平静的十年时间,阮国中无疑是最早一批被波及的知识分子。
可也是因为这人在专属领域存在的重要性,陆续恢复身份的时候,他同样是所有人中第一批回来的。
如今能有机会直接找这个人,也是因为大二开学前,君卿卿选择辅修中医系后,顾琪特意带她见过对方。
那会儿见面,也只是表明自身比较喜欢中医,更多的话没有明确指出。
记得当时阮国中是怎么说的来着?
至少从语气和态度中很容易判断,应该是出于对爱学习并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确确实实是发自内心的赞赏。
还有更大一部分态度和善的原因,无疑是由于二者之间充当引荐人的是顾琪。
他们两位的关系,看得出来,是很不错的朋友。
与当初带着君卿卿去教育部找杨国元时的情况差不多。
第509章 实验室落实
介绍完彼此,阮国中很痛快就表示,以后在中医系有什么问题,直接到系主任办公室找他就好。
大多数时间,可以很容易就找到人。
毕竟目前对于他的课程安排,也就只需要每周给全体学生上两节大课,其余时间可以带研究生或者去实验室。
所以如果找人赶巧儿没在办公室,就去第一实验室,十有八九会在那边。
也许是因为那次的见面本就只是在学校,并且在三人聊完前面那些后,并没有来得及说更多内容,就有作为平时在实验室给阮国中当助手的研究生学生过来找他,说是他们处理的实验步骤上有些问题,不得已便匆匆结束了此次碰面。
所以还真没机会让他能进一步知道对面小丫头的优势所在。
在接过被递到手边的那些资料的同时,还在很随意的和君卿卿闲聊。
“上次老顾介绍你给我认识,咱们都没来得及好好说说话,就被研一那些小子们打岔错过了。
后面也不知道是不是就那么凑巧,除了上大课,咱们始终也没有能碰上的机会。
刚才听你提到在辅修中医系之前,或者说上大学前,是有长时间学习过中医相关知识的是吗?”
知道说到这里,不出意外对于今天的事情算得上已经进入正题,君卿卿也十分认真的做出回答。
“是的,学习的时间并不算短。
至于说水平如何,这个我自己也不好评价。或许可以的话,您随机问我些问题来判断一下也是可以的。”
听见这话,阮国中很有兴趣的挑了挑眉。
能这么说的人,不外乎有两种。
要么是对方所谓精通的知识,其实只能用一塌糊涂形容或者略知皮毛来概括,要么就是确实很有信心。
看着对面丫头从头至尾没有变化的表情,或者用神色放松来形容大概更合适,到其自然的肢体动作,很快得出是后者的答案。
阮国中实际上有了判断后,并没有真的如前面所说,问个问题什么的,取而代之是仔细看起手上的资料。
最上面那张是实验室申请单,最先吸引他眼神的无疑是那一手漂亮的字体,其次才是具体内容。
上面明确表示,所需的是争取除了他在用的第一实验室之外,最好那间。
随着后面具体项目内容资料被翻开并且阅读,哪成想让人越看越严肃。
最先入眼的是讲述准备制成中药粉剂成品,具体是什么以及它的作用还有造价。
作为专业人员,很快从这其中明白,如果提到的东西能制作成功,对于国家来说是怎样的存在。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药材选取,配比,实际利用率等等。
其中因为不同剂量调整,会出现何种效果差异的猜想,均在上面一一阐述清楚。
并且在最后也提到了简易版已经尝试粗略配比之后,先后用在了小动物身上试用,得到的结果无疑是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