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的信中对方一直强调挣了不少钱,最近那封更明确提到,等新厂建完,家人不但都可以到京市,甚至简单安排活计赚工资也不成问题。
大饼越画越真实,全家可不都做着到大城市吃香喝辣的美梦。
包括毕文生,毕文道兄弟俩从未怀疑过,从尚美玥离开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也就是大哥毕文遥提接家人的话足足一年多,却始终没落实。
这般了,难道不应该留些后手吗?
答案就是他们没准备。
不仅如此,毕文敏初中毕业就直接放弃继续念书,两个哥哥和父母分别劝过,可她信誓旦旦:“等去京市,让嫂子帮忙找个好人家嫁人不比念书好?”
如此观念竟然得到众人一致赞同。
老二毕文生属于那种好高骛远,但也隐藏较深型,所以在一年多前听妹妹念叨让大嫂在京市帮忙找对象后,居然渐渐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儿。
以至于工作中老走神儿,半年前干脆因为一个大失误被厂子调查完直接辞退。
之前看对眼儿的主任家闺女私下找过他,提到如果两人结婚,可以帮忙运作摆平。
被拒绝也没想着报复,只不过告诉父亲秉公办理就行。
三个月后,女方重新找了个门当户对的男人嫁了,后来听说生活虽没啥大起色,但一生和和美美。
第762章 地皮波折
或许正是因为时间过去很久,久到如此大的话题已经被取代,连村里大槐树下“情报组织”也从毕家老太太打听迁户手续起不断八卦,直至现在的不了了之。
然而最近几个月,明显感觉有点儿入不敷出。
老毕家相当于要一个人寄回钱养除了父母外三张嘴,家底肯定不禁挥霍,回信时不自觉提及要求多点儿养老费用。
这些事儿因为毕文遥在各种忙碌,所以一般去邮局汇款肯定都得贾丽娟跑一趟。
当初在部队看上这男人,除了长相入眼,更多为感激。
贼老套的“危难中伸出援手”这种桥段,可不造就了一见钟情。女方表明心意,男方欣然接受,快速扯证后,后者干脆住在贾家,并且商量以后要孩子肯定有儿子随贾姓,相当于半入赘,这不就越来越满意。
起初那些年一切都正常,来信各种嘘寒问暖,隔三差五更会寄个包裹,东西不贵重,均为老家农产品啥的。
然而老家这些人一年多前慢慢变得有点儿不认识了,近半年来更越来越过分,在普通工人三四十块工资的现在,居然已经狮子大开口到要求一个月给一百。
她没妥协,是以上上个月开始,继续按照以往标准汇款,本以为对方能明白这边啥意思,谁成想前几天收到最新信件居然明晃晃写着,前面俩月没按照预期给钱没关系,这个月补上就成。
因为这点,夫妻俩发生了结婚后第一次争吵。
后果可想而知,妥协的定然不会是贾丽娟。
现在村里最新话题,尚家离开一年多的姑娘居然人在京市,并且邀请爸妈,哥嫂,甚至小侄子都特意和学校请了十天假,听说是未来女婿,妹夫,小姨夫特意打点的让他们去首都。
相对之间,本来压下去的风言风语再次卷起。
与一年多前不同,谁有能耐一目了然,所以不免全都偏向老尚家。
此番言论也让毕家慌乱一瞬,不明白为啥自家前儿媳,前大嫂有能耐在那边落脚。分明记忆中是调岗去了南方工作。
唯一能想到正事儿的毕文生再次来镇上邮局给大哥去了电报,怕情况说不明白,专门又写了封信一并寄出。
事实是所有事情都来不及了,此刻毕文遥觉察应该是他的生意出问题,疏通关系接触过的几位领导先后被上面调查,还在回忆有没有处理好自己所留痕迹时,岳丈被停职查办消息在贾丽娟到家后说了出来。
这会儿已经是白锦城出任务回来的第八天。
意识到在部队抢功劳的事儿肯定瞒不住,叫上妻子让她收拾好家中值钱东西和存折,赶紧回农村避避风头。
出门瞬间,特殊行动部负责监视那几人与来逮捕对方的兄弟汇合,一同出现在二人面前。
这消息君卿卿第一时间被告知,赶紧打电话去小院和张德仁说了。
所以当天,在尚家所有人见证下,尚美玥发自内心笑着点头应下婚事。
出来说话的依旧是尚老爷子:“我们介绍信时间并不多,你俩也算经历各种磨难走到一起,可以的话,趁着这两日干脆把结婚证扯好。
恐怕要委屈德仁,美玥说到底也是二婚,咱们自家一起吃顿饭,剩下不管村里关系近的人家或者其余朋友,发喜糖就行。以后有孩子,百天或者周岁再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