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山脚,就看到三个小孩背着不合尺寸的背篓往村里走,额头上还有不少汗水,沈新加快了脚步。
“大哥,哥哥。”
“沈大哥,秦哥哥。”
沈新一一应声:“你们三个把背篓给我吧,休息休息。”
“二毛三毛是厉害的小男子汉,还知道帮家里减重,但单独上山是不行的,没有下次。”
沈新不打算说来福,来福情况特殊,他和阿婆二人相依为命,阿婆年纪大了,干不了重体力的活,只能来福干。
来福有些羡慕的看向二毛三毛,他也好想有这样一个哥哥或是...爹爹。
沈新把来福送回家,在村里晃悠了几圈,便回了家。
秦宁正坐在木凳上洗菜,二毛三毛在剥蒜,场面非常和谐。
沈新觉得他们三个似乎太熟悉了些,完全不像刚认识三天的人。
又问道:“中午吃什么?”
秦宁低声回:“凉拌荠菜和糙米饭。”
沈新皱了皱眉:“这么素?”天天吃野菜,shi都是绿的,“买鸡蛋了吗?”
“买了四个。”
沈新明白过惯了苦日子的人不舍得吃好东西,可他不是,即便是末日他的物资也是最丰富齐全的:“直接都做了,下午再买,多买一点。”
秦宁默默点头,接着又开口:“我想在屋后面开垦个菜园,种点蔬菜。你想吃什么也可以种什么,还可以省银钱。”
沈新想了想,觉得秦宁说的挺对,身在乡野,广阔的土地就应该利用起来:“先等等,等我确定好新房子的大致范围,再开垦菜园。”
一刻钟后,四个人齐齐坐上了饭桌。
葱炒鸡蛋和凉拌荠菜也算有荤有素,色泽上也很赏心悦目。
二毛三毛盯着炒鸡蛋狂咽口水。
“快吃吧,谁也不准少吃。”沈新率先夹了一筷子鸡蛋,秦宁的手艺很好 ,鸡蛋的醇厚和大葱的清香融合在一起,口感变的更鲜美。
吃饱喝足后沈新就带着一包饴糖,两斤面粉,三斤粳米去了村长家。
沈新还差几步到门口,就看见村长从里面出来了。
“王叔,王叔。我来给你送银子了。”
王守义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沈新还在,他有点怀疑道:“这么快就攒够银子了?”
沈新点了点头:“攒够了。”
“其实今天除了买宅基地还有一些问题想请教王叔,不知道王叔有没有时间。”
这刚不到一天吧,银子什么时候这么好赚了?难道这就是童生和农民的区别吗?王守义有些恍惚:“有时间,走吧,跟我进屋。”
二人进堂屋坐好,村长媳妇儿端来了两碗水放桌上:“外头日头大,喝碗水吧,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沈童生别嫌弃。”
沈新笑了笑,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这两天承蒙王叔的照顾,过两日我建房可能还要麻烦王叔,这里一点小小的心意,还请不要推脱。”
村长沉默了几瞬,开口:“收下吧。”
沈新脸上的笑容更深:“村长爽快。”从怀里掏出碎银子:
“村长,这是宅基地和地契税的银两,您收好。”
王守义爽朗一笑:“行,咱们先把地契文书写好,过两天我去县里交税。”
沈新应了一声,又开口:“王叔,我想明天就开工建房,不知这土砖,泥瓦片,木料,石材这些东西在哪有?”
王守义思考了一会儿:“上河村季家他们家会点烧窑的手艺,陶土砖和泥瓦片他家就有。”
“木料在大窝山找木材就行,大窝山属于荒山,不用花银钱。”
“至于石材,咱们县没有采石场,你要想要在南溪河边或者山上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
沈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附近好的泥瓦匠和木工是谁?”
泥瓦匠专门负责砌墙贴砖瓦,木工则是负责房屋整体木材的结构设计、制作和安装。
王守义沉吟片刻:“木匠好说,咱们村你木根叔就会,前两年我新起了一个偏房就是他帮忙的。”
“泥瓦匠的话,你可以直接跟卖砖的季家说,他家里人有这手艺。”
“我还想雇八个汉子打地基,再挖口池塘,不知道村里平常雇人干活怎么个章程?”
王守义不假思索道:“壮劳力包午饭一天四十文,现在不是农忙,找人干活不是难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