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4章(1 / 2)

(' 沈新满意的点了点头,“把山楂糕搁在装硝石的木盆上吧,木盆温度更低,不易放坏。”

洗完漱,四人早早地上炕休息了。

第二天,沈新依旧是凌晨起来去了深山,昨天他还看见几棵柠檬树,上面有熟的柠檬,但背篓满了没地放,不然采些回去放山楂糕里面口感会更好。

找药材,挖药材,找果子,摘果子,他又网罗了两背篓好东西,就是没找到野驴,最后砍些竹子扛回了家。

一家人坐牛车去了县城,面包依然火爆,带着山楂糕卖的也很快,一个多时辰就卖完了。

回家吃过饭,秦宁又央求沈新教他做饮品。

沈新说了几种简单的饮品做法,比如柠檬汁,猕猴桃汁水和桃子汁。

果汁做法简单,只要水和果子的比例对了就行。

沈新用竹筒做杯子,一下午便做了五十个。

连着五天,沈新就和秦宁一直这样天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做生意,每天赚的银子也是越来越多。

沈新一边刻竹筒,一边思考,觉得这和他的初衷有点背道而驰,他是想让秦宁有一技之长,但也不想变成勤勤恳恳的力工。

他们的买卖也该从家庭作坊进入资本家的雇佣模式了。

沈新坐在木桌旁,朝正在给山楂剥核的秦宁说道:

“咱们就在家做成品,雇人帮我们卖吧,五天去县城摆一次摊,这样也不怕雇的人蒙骗我们,而且也能知道客人对我们做的吃食满不满意。”

顿了顿,他再次开口道:“咱们去县城加摆摊要将近五个时辰,早上还起的很早,这样天天干,身体会吃不消,如若生病花的银子会更多。”

秦宁点点头,赞同道:“相公说得对,我也觉得雇人能省去不少事情,相公打算雇谁?给多少钱?”

相公这两天跟他忙活,整个人都憔悴不少,如今家里每天能进的银两是五钱左右,雇个人也绰绰有余,还能轻松不少,何乐而不为。

沈新深思一瞬,开口:“我的想法是雇两个人去摆摊,他俩可以互相监督,目前人选的是来福和王承德,来福一天二十五文,王承德一天三十五文,每个月干得好至少还有二钱银子的奖钱,你觉得怎么样?”

王阿婆和来福只靠几亩薄地过活,有个进项日子也能好过些。

王承德是村长的二儿子,之前在沈新这挖过地基,是个实诚本分的人。

秦宁放下手里的山楂,认真听相公的话,说道:“相公思虑周全。”

沈新再次开口:“明天带着他俩一起去摆一天摊,雇钱照付,告诉各位客人以后摊位由我们和他俩来回卖,你再做个秦家糕点铺专有的标识布段系在胳膊上,我在摆摊的竹架子上写上秦家糕点铺,以后还可以做统一的工作服让大家穿上,以防有人冒充。”

“顺便可以跟客人说我们接受预订,提前一天跟我们说明要的东西和数量,付好定金,做一个专门的预定木牌,第二天一手交东西,一手交钱和木牌,如何?”

二毛和三毛跟听天书一样望着沈新,不断的眨眼。

秦宁的眼睛倒是越来越亮,忍不住站起来抓住沈新的胳膊,“相公,你的想法甚妙。”

相公的想法总是又多又好,脑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他留恋似的看了沈新的脑袋好几眼。

沈新忽略有些凉飕飕的头,语气如常地说:“行,那咱俩就去村长家问问他愿不愿意干,然后你去王阿婆家,问问有福愿不愿意干。”

两人说做就做,一刻钟后,沈新和秦宁来到了村长家。

“王叔,承德哥在吗?”

第25章

金色的阳光洒进地上,小院里坐着两个七八岁的孩童,明亮又温馨。

王守义听到声音走了出来,“他去田里了,你找他有事?先进来说。”

“王叔。”沈新和秦宁打了声招呼。

村长带着沈新二人进堂屋坐了下来,他媳妇刘氏也坐在一旁的圆木凳上。

几人都坐定了,沈新便开口说道:“王叔,我来是想问问承德哥愿不愿意来我这做活。”

这几天村里都传沈新家要富了,做的吃食在县里卖的非常火,赚了不少银子,大家都眼热的很。

王守义眉毛动了动,没想到沈新还想着他家,他感觉一股暖流在心里流淌。

王守义心里明白,沈新找谁不能帮他卖,承德也不出挑,不过是惦念那点情谊罢了。

村长还没说话,刘氏就喜滋滋的开口:“承德在旁边的地里,近的很,我去找他马上就能回来。”

村长只能尴尬一笑,也没拦着。

沈新也能理解,乡村的人就靠着地里那点收成活着,但每年还有田税和人丁税要交,这年头农户都是为了口吃的活着,其他的倒是其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