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88章(1 / 2)

(' 怕几人没有油水干活没力气,秦宁特意带了三斤猪肉过来给他们吃。

他又去看了看地窖里的粮食,数了数觉得没有太大差距,才着手准备饭菜。

村里的路被踩的久了变得很坚实,不规则的裂口延展开来,沈新问:“怎么样?水稻种多少了?”

冯大青点了点头:“七八天前见我种好了,生石灰也根据您的吩咐放好了,但是鱼苗还没有着落。”

沈新说:“那先不着急,等秧苗稳固了,二十天后再放鱼苗就行。”

“至于鱼苗,等我去找渔户买。”沈新继续问,“村里打算用这种方式种稻子的人多吗?”

冯大青回道:“有七八户人家来问过,都是在东家这里做过工的。”

都很谨慎,沈新说:“行。”

说话间,几人已经到了水田田埂旁,不远处的水田里同村人在弯腰插秧。

一行一行鲜绿色的秧苗屹立在水中,青蛙的咕呱叫声搅动着波光粼粼的水面。

沈新弯腰脱鞋,挽起裤脚走进了水里。

他检查了秧苗根部的状态,叶片上有没有虫害,又查水田的水位高度,水质如何。

按照书里的流程都走了一遍,确定没什么问题后,沈新上了岸。

他鼓励了一下面露忐忑的三人:“做的不错,没想到你们几个种田是一把好手。”

冯大青感慨道:“这些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内心宁静了不少,而且每天看着地里多了的秧苗,我心里很满足。”

刘六跟着说,“不种不知道,这田里的说法多着呢。我以前身形瘦弱,最近干活多了,感觉体格都变得更好了。”

冯七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他说:“我也是。”

沈新沉默了,比起肤色,这几人拍马屁的功夫更是见涨了。

十亩旱地,八亩地种的小麦,剩下两亩地种的大豆,沈新也一一查验,没问题了才往家里走。

看完屋子后面的池塘和菜园子,沈新说了县城的情况,“朝廷派的赈灾使团今日到了望江县,可能会走访各个村落,接下来这段时间你们要谨言慎行。”

“明白明白,东家放心。”刘六立即答应道。

秦宁正在做香椿摊鸡蛋,香椿特有的香气于清晰和蛋香融合在一起,刘六陶醉地吸了一口气。

沈新快步上前,想接过铜铲,秦宁躲了一下,“我来就好,相公去休息吧。”

他转头对傻站在门口的三人说:“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过来帮忙。”

秦宁摇头拒绝道:“不用了。”

怕他们做的难吃,影响相公明日上学。

刘六朝冯大青使了一个眼色,“我去劈柴。”

冯大青说:“我去挑水。”

冯七说:“我去扫地。”

秦宁把香椿鸡蛋放进灶台边的碟子里,笑着说:“这几个人真是勤快。”

“阿宁才是最勤快的,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路上那么颠簸也不歇歇就开始做饭。”

沈新从后面抱住秦宁的腰,头放在秦宁的颈间,“我都心疼了。”

感到秦宁的颈间在发热,沈新嘴角勾出一抹笑,“阿宁,你又害羞了…”

秦宁故作恶狠狠道:“相公你快快出去。”

沈新蹭了蹭秦宁的脖颈,“不要,我想和你一起呆着。”

“那你不许说话。”秦宁举着铲子说。

沈新捂着嘴答应下来,“好。”

香椿炒鸡蛋,红烧鲤鱼,猪肉炒竹笋,凉拌马兰头和一个荠菜汤。

二毛和三毛蹲着饭点回来了,二人小脸都是红扑扑的。

冯大青端着碗,塞进嘴里一口菜,表情很是感动,这可是他这些日子吃到的,最好吃的一顿饭了。

他们三个男人,没一个会做饭的,每次都是糊弄了事,吃的饭也是全靠想活下去的意志力才能强咽下去。

下午,秦宁要去看望阿婆,沈新只好独自推车去了大黑山。

照例在山底水潭放了两个鱼篓,等回来拿。

山路崎岖泥泞,鞋子底沾满了厚厚的泥巴,沉重不少。

树木枝叶繁茂,抽芽开花,锯齿状的嫩叶打在沈新身上,留下露珠。

万紫千红一片绿,沈新在寻找野果子的踪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