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院在书院西南方向,院内宽敞明亮,一排排木桌整齐摆放其中,房梁高挑。
菜品稍显简单清淡,一道清炒时蔬,一道肉末豆腐,还有道看不见鸡蛋的白菜鸡蛋汤。
刚坐下,杜浩元就碎碎念道,“这也太素了些,哪个能吃得下。”
说完,便往嘴里塞了一块豆腐。
沈新:“……”
虽然看着简单,但师傅手艺不错,沈新都吃完了,又打了一碗饭,吃了三碗饭才放下筷子。
“沈兄,你比我还能吃。”杜浩元面色惊叹,他目光扫过沈新的身躯,“但你怎么一点肉不长?”
“体质原因。”沈新言简意赅道。
就在两人说话之际,沈新的头顶传来一句话:“你就是沈新?”
第99章
“我是。”沈新站了起来, “你有何见教?”
眼前男子面色稚气,眼神清澈,虽然穿着一身青色制式长袍, 却实在不像和沈新同龄之人。
“我叫林斐济。”他努力站直了身子, 抬头直视沈新的眼睛问, “见教谈不上, 就是想问问你是怎么考上头名的?”
沈新看着不到他胸前的小孩,认真回答道:“对四书五经,史书律法,以及院试相关书滚瓜烂熟, 外加上一点运气。”
“聪明就说聪明喽, 扯什么运气。”他嘟囔道, “我喜欢你, 你可以和我做朋友。”
沈新笑了笑,“那就却之不恭了。”
林斐济抬了抬下巴, 脚步沉稳地向饭堂口走去。
等人走远,杜浩元低声开口:“那小孩可是书院里有名的神童, 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头名。”
“据传是院长怕他走的太快,年纪太小,没让他继续参加乡试,不然他可能就是南江府近几十年最年轻的举人了。”
“他现在多大了?”沈新问。
“今年才十三岁。”杜浩元感叹道, “这可是真真正正的神童。”
沈新跟着点点头。
读书的日子平淡如水, 沈新每日家,铺子, 书院三点一线,也会有一些陌生人来送帖子邀请沈新参加一些作诗、作文章的宴会,他全部婉拒了。
有时去书院的路上还会和杨竹青碰在一起, 便一起去书院,杨竹青虽然话少,架不住时间长,一来二去,两人也熟络起来。
这期间,秦宁一直在按照沈新的给他的方子尝试制作明胶,有了明胶,奶油蛋糕,奶油慕斯,杏仁豆腐等糕点便可以进行制作了。
秦宁带着冯大青几人一起干了三天,才把明胶熬制出来。
这天,沈新从书院回到家,秦宁便拿出做好的奶油蛋糕放到了他面前。
“奶油蛋糕?这么快就做出来了。”沈新拿起木勺挖了一口,“口感绵密,甜而不腻,好吃。”
瞧见秦宁有些发红的手腕,沈新伸手拉过秦宁的手,轻轻浅浅的按摩了一会儿,才道:“咱们再招两个人或者买两个仆从吧,这样也能轻松点”。
吃完饭他再做几个木质打泡器,人手打发奶油气泡确实太累了。
“看看吧。”秦宁犹豫了一下,“等铺子开起来,生意好了再招人。”
糕点定下来了,秦宁又花了一天的时间选定了铺子地址,和各个商贩农户谈好了供应生意,三天后,秦家糕点铺便开张了。
和望江县的铺子不同,府城的铺子主推品为奶制糕点和奶茶。
为了宣传,沈新还拎了几十杯奶茶进了南江书院,请班上的学子喝,“家里刚开的糕点奶茶铺子,大家尝尝味道怎么样。”
“是北方游牧民族制作的那种奶茶吗?”有人问。
沈新笑着回:“不是,这是我们铺子独特的配方,多种口味可供选择,一日一杯最佳。”
奶茶在书院很是盛行了一阵,其中林斐济最为喜欢,每日都要沈新帮忙带一杯,他把铺子里各个口味的奶茶都尝了个遍。
现在家里银子丰裕,夜间照明也从蜡烛换成了油灯,屋子中央和书桌上各放置了两盏,屋内明亮不少。
“相公,今天咱们赚了整整三两银子。”秦宁摸着铜钱的手恋恋不舍,“府城的人都好富裕。”
“府城现有的糕点铺子都是传统糕点,咱们铺子是独一份自然新鲜。”沈新说。
“嗯嗯。”秦宁嘴角弯弯,“再买两个仆人吧,我和阿谷两个人有点忙不过来。”
“好啊,还有几天便是休息日,到那时再去。”沈新说,“家里的事情步入正轨了,也得给二毛和三毛找个私塾上了。”
秦宁心里委婉道,“要不再等等,两个孩子还小,也不急于一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