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小哥儿都是母亲从府里挑的给他挑的陪嫁,自小生在相府,长在相府,最为忠心。
可这个忠心忠的到底是相府,而不是他秦华。
秦华低头看着给他穿衣服的两个人,心里暗暗做了决定,他得想办法找到那个小哥儿,亲自一探。
不出三日,柳侯爷果然兑现诺言,派了人来接沈新去了郊外一座山上。
下了车,侯爷已经在山脚等候多时了,沈新见了礼,两人边走边聊。
“你知道这次要见的人是谁吗?”柳侯爷理了理身上松松垮垮的外袍,问道。
沈新眸光微动,拱了拱手,“晚生不知。”
柳侯爷瞪了他一眼,“这次帮你引荐的是程尹川先生,他可是无信的启蒙恩师。”
管家在一旁适时补充道:“尹川先生三十岁得中进士,虽大器晚成,但先生不过五十五岁便官至首辅,短短五十五年就登阁拜相,还是当今圣上的老师,至今文昌阁里还挂着他的画像,程老先生可是十八张画像中唯一一个活着的人,个中份量不言而喻。”
二少爷好不容易开一次口,侯爷自然放在心上。
侯爷冷哼一声,“尹川先生要收一位弟子,你小子运气不错,赶上好时候了。”
沈新面露感激,“仰仗侯爷指点,晚生感激不尽。”
半山腰起了一座二进宅院,旁边竖着篱笆墙,依稀能见到往日养过家禽的痕迹。
屋内暖如春日,上首坐着一个耄耋老人,胡须花白,几人读书人围坐在他旁边。
柳侯爷和沈新落座后,尹川先生打趣道:“没想到收弟子的消息一出,柳侯爷竟然也带人来凑热闹了,怎么忘了自己说过的话了。”
不管柳飞虎僵硬的脸色,尹川先生面色慈祥道:“我柳飞虎再也不踏入东南斋半步。”
东南斋便是尹川先生的住所之名。
“不过是玩笑之语,尹川先生不要当真。”柳飞虎干巴一笑,“我今日来是跟先生引荐一位学生,此人名为沈新…”
“别看他年纪小不到二十,但已经是举人了,还是南江府的解元…”
沈新听着柳飞虎吹嘘他多么天资聪颖、多么天赋卓绝整整一刻钟,脸都差点笑僵了。
第122章
坐在右侧的杜明凌给柳飞虎递了一杯热茶, 才挽救了沈新这场无法逃脱的社会性死亡。
柳侯爷住了嘴,喝了一口茶,咂巴了两下, 一脸嫌弃道:“这什么茶?一点味都没有。”
尹川先生叹了一口气, 卖了卖惨, “人老了, 喝不了浓茶,不然睡不着觉。”
柳侯爷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面上缓和不少,“圣上赐了我十两龙团凤饼, 等会送你一半。”
“那就多谢了。”没给柳飞虎反应的时间, 尹川先生立刻应了下来。
见柳飞虎还想回嘴, 沈新连忙站起来, 弯腰作揖道:“尹川先生好,我叫沈新, 字子和,曾就读于南山书院, 柳无信柳夫子门下。”
尹川先生适时看向沈新,面容和蔼,“仲达最近还好吗?”
柳无信,字仲达。
“还好。”沈新回答的简略。
“坐上来。”尹川先生指了指对面, “与我手谈一局。”
程尹川的棋艺在整个上京都是数一数二的, 柳侯爷内心紧张了一下,也不知道沈新能不能应对。
二人边下棋边聊天, 大多是尹川问,沈新答,有问时局见解, 有问文章解读。
知道这是程尹川在考验自己,沈新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尽他所能回答问题。
屋里剩下的人都专心致志听着二人的谈话。
角落的银丝碳沉默地燃烧着,给屋子带来源源不断的暖意。
局终,沈新站起来施了一礼,“晚生承让。”
“后生可畏。”尹川先生站了起来,裹紧身上的裘衣,同样还了一礼。
这一礼敬的是棋逢对手。
尹川先生下了逐客令,“今日就到这吧,诸位饱读诗书,皆为出类拔萃之人,老夫还要多斟酌几日。”
和这些人寒暄过后,沈新独自回了家,吃完秦宁给他温的午饭,便把明长叫到厅前,打算问问今天他打听到了哪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