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81章(1 / 2)

(' 秦宁手腕动了动,没抽出来,他抿了抿唇,悄悄捏了几下沈新的脸颊,解释道:“是铺子要的果子多他提供不了,那农户想跟我商量商量若每日少提供三十斤果子还能不能签他。”

说到这,秦宁单手捧着沈新的脸笑吟吟道:“我相公可是昭平县的父母官,哪个不长眼的敢跟我作对?”

沈新捉住了秦宁在他脸上作怪的手,下巴微微抬起,“不错,阿宁此言极为有理。”

秦宁笑了一下,自然而然换了话题,“相公,启蒙书院建好后要不要准备个揭牌仪式宣传宣传?”

“好啊。”沈新想了想,“我打算亲自护送这批税银去容枝府。”

“顺道去趟广安府,冯大青、刘六、冯七三个人也不知道走哪里去了,到现在一点信都没有。”

从容枝府到广安府路上就要花费将近十天的时间,更何况一个来回,离自从和相公成亲以来,他们还从没有分开过这么久,秦宁心里有些不舍,他抿了抿唇问:“那相公要去多久?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可能要一两个月。”沈新捏着秦宁的手回复,“秋税一完我就走。”

“对了,我再带几车瓷器过去,看能不能卖上银子。”

秦宁“嗯”了一声,犹豫了一下说,“相公,我想先开一半的书院,只对女子和哥儿开放。等你从广安府回来在开放另一半的书院。”

对着沈新询问的目光,秦宁继续说:“咱们这间书院是要以实用为主,让百姓能有一技之长。但女子和哥儿在家中的地位本就不如男子,若是书院广纳百姓,大多数家境贫寒之家会优先选择让家中男人来读,长此以往,启蒙书院很可能变成男人的专属权利。”

“阿宁所虑甚为重要,是我疏忽了。”沈新若有所思,“这样的话,不如先把控第一批学生的基础条件,多挑一些有天赋的还能尽快成活的人,我想等回来后带你开个纺织厂。”

“纺织厂?”秦宁想了一下问,“是像有许多台织机的那种纺织工坊吗?可是县里及周边乡村种桑养蚕的人很少。”

“我听说广安府那边有一种作物名为棉花,好像可以纺织做衣衫,等我这次去了研究一下。”沈新回,“第一批人的年龄限制在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学费全免但手艺学成后必须得在你这干满三年,双方签文书契约。”

秦宁点了点头,“若是家庭条件很差又实在勤恳的人,可以提供食宿,但是要签的年限要更长,六年为底。”

沈新没忍住轻轻碰了一下秦宁的脸颊,“我去训练了,这里暑气重你回屋吧。”

睡前再和阿宁对练。

秦宁点点头,快到了发俸禄的日子了,他得回去快点把账册整理好,然后给相公准备出行的衣服和生活品。

晚会,沈新坐在木椅上翻看最新核查好的户籍册,“这是最后一个村了吧,辛苦诸位了。”

“是。”林斐济回复的声音略显嘶哑。

沈新合上册子, “好,明日一早就在告示栏贴出征收秋税的文书,具体的田税、商税和人丁税征收政策让陈都头带着捕快们去各个乡村通知。”

陈述奇,之前县衙里唯二的弓手,沈新提了他做捕快头子。

他抬手,林闻明开始给林斐济等人分发写有秋税详尽内容的文书纸张,“具体的都写在上这面了,诸位先看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田税最后确定下来是收一等田收税粮八十斤,二等田收税粮四十五斤,三等田征收税粮十五斤,商税按梯度收税,税率从半成到三成不等。

人丁税按人头收费,家中一个男人收一百文,两人男人收一百五十文,三个男人及以上收二百文。

“大人仁善,此乃昭平之福。”冯典史心中宽慰,多日奔波也算有了成果。

见没人提问,沈新说:“叶县尉留下,其他人先回去休息吧。”

“是,大人。”众人起身行礼。

他见了这些扭扭画画的字就眼晕,刚刚开了个小差,难道是县令大人发现了?叶超勇心中忐忑,期期艾艾道:“大人。”

“虽有专门的捕快通知百姓税收一事,但巡检兵里每个人也要对秋税政策烂熟于心,一旦有百姓提问,必须好声好气明确解答。”

“是。”叶超勇拍着胸膛保证,“大人放心,下官定然办好此事。”

几盏灯笼的漆黑月色下,羊肠小路突然窜出一个黑影,三毛“唰”的一下抱住了沈新的双腿大喊道:“大哥,你教我打拳和格斗吧。”

沈新仿佛腿上没受到任何阻碍一样继续往前走,给了他一个脑瓜崩,“等你个子长到五尺以上再说。”

“功课做完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