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火灾隐患是很严重的问题,尤其在商业街。你听我的,打就对了。”
朱卿月看起来有点不愿意,但好像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便打去了电话。
讲清楚诉求以后,接线员表示记录下来,七个工作日内会出结果。
挂断电话,朱卿月有些担忧,“要七天才能出结果。”
“说是七天,但事情分轻重缓急,消防设备是比较重要的事,可能用不了七天。”朱陶宁说。
朱卿月叹了口气,“那这几天怎么办呢?店总得开起来呀,不然咱们吃饭都困难了。”
朱陶宁宽慰:“妈,咱不着急,越急越乱。最多也就七个工作日,咱们不至于连一周多的饭钱都没有。”
“或许你可以先忙一下我入学的事,我该上学了。”
朱卿月咦了一声,“你才五岁,不着急上学的呀。”
朱陶宁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她的母亲,“妈妈,你听说过《伤仲永》吗?”
朱卿月:“……”
朱卿月张了张嘴,“所以妈妈现在应该赶紧让你这个小天才上学,对吧?”
朱陶宁点点头,“是的。”
这段时间正好是小学生报名入学的时候,开店的事暂时搁置下来,朱卿月只好先忙让朱陶宁入学的事。
不过事情正如朱陶宁所说,事关火灾隐患的事都会处理的很快,朱陶宁还没入学,房东就找来了。
房东一打电话过来就是骂骂咧咧,“你这个臭婆娘,你他妈的想死是不是?没灭火器你不会张嘴?你去举报。”
“我告诉你,想让我退钱,没门儿!你再敢举报,老子连你带你的拖油瓶一块捅死!”
房东骂完,电话那头没有立刻说话。他心里冷笑一声,不免有些得意。
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还想跟他斗?没门儿!
然而下一秒,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声音。
是一个男人的声音:“王小强是吗?这里是华新东路派出所,麻烦你过来一趟。”
第二章
在朱陶宁的世界观里,硬碰硬是最愚蠢的。
朱卿月是个非常瘦弱的女人,她自己则是个不到六岁的儿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正面跟房东刚赢。
所以在接听房东的电话之前,她就已经报了警。
大人们总是容易对孩子放松警惕,朱陶宁拨打报警电话以后,直接开始哭:“警察叔叔,警察阿姨,有人要打我妈妈,救命!”
接线的是个男警察,听到哭声以后,他连忙问:“小朋友你慢慢说,怎么了?谁要打你妈妈?是你爸爸吗?”
朱陶宁抽噎着说:“不是爸爸,我没有爸爸。是一个很凶的叔叔,他总是打电话给我妈妈呜呜呜……”
一听没有爸爸,警察对朱陶宁的同情更甚。他说:“小朋友,你慢慢说,是谁给你妈妈打电话?你把给你妈妈打电话的那个号码记下来,叔叔去跟他沟通。”
警察刚说完,朱卿月的电话就响了。朱陶宁赶紧说:“就是这个叔叔,他又打来电话了!”
警察也听到了手机铃声,“你们那儿是有两部手机吗?”
“是的叔叔,”朱陶宁说:“那个很凶的叔叔打的是另一部手机。”
“正好,”警察说:“小朋友,你不要挂断我的电话,你直接把另一台手机的电话接起来。”
朱陶宁照做,房东的电话一接通,骂骂咧咧的声音就传来。
接下来就没有朱陶宁的事儿了,警察以威胁恐吓的名义,直接喊房东去派出所。
在房东的视角里,他并不知道朱陶宁其实是把两部电话放在一起,他还以为警察就在那母女俩旁边。
吓得他战战兢兢,收拾东西就往派出所走,生怕晚一点警察就直接就把他给拘留了。
最后,商铺的事情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因为消防设施不完全,商铺不满足出租的资质,房东全额将房租退了回去。
拿回房租以后,朱卿月思考着再从哪里租一间商铺做小生意。
朱陶宁没有制止她,而是拿着零花钱去买了一大堆蛋糕回来。
朱陶宁把有着各种logo的蛋糕盒子摆到了朱卿月面前,让她品尝。
朱卿月不明所以,但在女儿的坚持下,还是照做了。
挨个吃完蛋糕以后,朱陶宁问:“妈妈,你觉得这些蛋糕怎么样呢?”
朱卿月点点头,说:“挺好吃的啊。”
朱陶宁又问:“那你难道没有觉得,这些蛋糕跟你做得有一点差异吗?”
朱卿月想了想,“确实哦,这些蛋糕都不怎么甜。尤其是这个绿茶的,甚至微微还有点苦呢。”
朱陶宁露出欣慰的表情,“这就对了,这就是我一开始就说过的,中国人其实并没有那么能吃甜。就连一些国外的甜品进了国内,比如奥利奥,也是降了甜度的。”
朱卿月终于反应过来了,“所以我现在不应该开蛋糕店,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