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会做饭的家长此时惊奇地说:“我的天呐!这也太智能了吧!还知道热锅冷油呢。”
“就是,看来这孩子不仅聪明,还会做饭呢!”
等油烧热,机器人放鸡蛋下去炒成块状,又把鸡蛋盛出来,放到碗里备用。
接着它又把柿子放进锅里,等炒出汁,再把鸡蛋倒回去。
等浓郁的番茄汁挂在鸡蛋上以后,机器人放盐调味,然后出锅。
这一顿操作下来,所有人都看呆了。
尤其是那位评委席上的产品经理,身子往前倾了倾,盯着那只机器人手臂,眼睛都直了,好像看到了下一个商机。
等番茄鸡蛋炒完以后,负责传送的机器人把菜端到了评委席上,老师挨个品尝。
评委老师吃完,无一不露出震惊的表情。
说实话,其他人的机器人只能保证食物熟了,甚至连熟都保证不了,更别提味道了。
但是朱陶宁这道柿子鸡蛋,不仅熟了,而且火候掌握的正好,还有点好吃。
这也是在场食材有限,没有炝锅的葱和蒜,调料也是有盐。
如果能有更多的调料和食材,恐怕还可以做得更好吃。
主持人喊道:“接下来,请各位评委老师打分。”
五位评委互相看了看,最先举起牌子的是那位产品经理,他直接给出了20分满分。
接下来,老师们也是陆陆续续抬起手,打了20分。
这是本场,或者应该说截止今天为止,唯一的一个满分选手,就连那位9号选手也只拿了98分。
第四小学来观赛的人不多,专门来看朱陶宁的人也几乎都是想看她的笑话,所以其实分数出现以后,并没有多少人鼓掌。
尤其是国际学校的那些学生,纷纷皱起了眉头,不乐意看到眼前的结果。
高静更是直接咬着牙骂了句脏话,“妈的,林月怎么可能会输呢!”
第二十一章
孙晓在场外,骤然听到欢呼声,立马好奇地踮起脚尖往里探索。
不过体育场门口聚得都是人,她一个小孩儿根本看不到里面。
好不容易有个卖雪糕的大爷从里面出来,似乎是要去补货,孙晓立马跟上大爷,问:“爷爷!爷爷!我想问一下里面发生什么了?怎么突然叫的那么大声啊?”
大爷回答:“哎呦!这场比赛有个小孩好厉害!机器人做得简直比人还聪明,评委都给了满分呢!”
“满分?!”孙晓连忙问:“是谁啊?您看清楚了吗?”
大爷:“具体是谁我也不知道,没注意听名字,光看见是一个个子特别小的姑娘,感觉应该也就五六岁吧。”
听到这个外貌特征,孙晓高兴得直接蹦了起来,“是朱陶宁!她竟然真的拿了第一!”
她实在是太兴奋了,直接在原地蹦了一下,然后就往体育馆大门跑。
跑了两步,她意识到还没跟大爷道谢呢,她又跑回来,冲着大爷深深鞠了个躬,“谢谢大爷!”
卖雪糕的大爷就看着小姑娘怎么来来回回的跑,哎呦笑了一声,“年轻就是好呀!”
*
场内。
满分战绩成功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朱陶宁身上,包括林月。
林月盯着朱陶宁看了一会儿,眯了下眼睛。她很明显是在思考些什么,但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判分选手身上,没人注意到她。
主持人高呼:“一百分!我们13号选手竟然拿到了一百分的高分!这是本届机器人竞赛开始以来第一个满分选手!让我们祝贺13号选手——朱!陶!宁!”
朱陶宁扬起笑容抬起手,冲观众席挥了挥手,算是打过招呼。
本来观众席的欢呼声并不高,但是家长们看这小团子又有实力又有礼貌的,随着她打招呼的动作,掌声也越来越响亮。
除了国际学校所在的那个角落以外,大家都在欢呼。
时间紧,还有下一场比赛要进行,评分环节结束以后,本轮比赛的选手就要离开了。
选手们从出行通道离开,朱陶宁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孙晓在外面不停的冲她挥手,脸上洋溢着笑脸。
朱陶宁加快脚步走过去,孙晓没忍住,直接把她抱了起来,在她肉嘟嘟的小脸上吧唧了一口。
孙晓今年四年级,十一岁,抱起来一个五岁的小孩完全没问题。
表达完激动的情绪以后,她又把朱陶宁给放下,然后笑呵呵地说:“你太厉害了,你真的太厉害了!我们做到了!不对,是你做到了!我不用被补习班的同学威胁,你也不用被人嘲笑了!”
孙晓笑着笑着,嘴角就耷拉了下来。
她叹了口气,揽住朱陶宁的肩膀说:“走吧,我们去吃麦当劳。我要把这个星期的零花钱都花掉,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朱陶宁仰头看她:“你怎么了?突然不开心。”
“啊?什么不开心?”孙晓还在装傻充愣,“我没有不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