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没什么。”
跟朱卿月说完话,她在去问系统,却叫不出来了。
朱陶宁隐隐有了猜想,怕是所有人物和剧情都已经偏离,玛丽苏世界的力量被压制,系统也不行了。
第六十五章
秋天,是收获的时刻。
今年的秋天,对于朱卿月母女来说,远不止是收获这么简单。
是大丰收。
首先是跟骆远的合作。
两人在夏天签订合作协议,从朱卿月这里拿到投资资金以后,骆远就立马返回了海滨城,成立了公司。
秋收的时候,他的产品做出来了。
其次是朱卿月的农产品研发。
她在农村待了大半年,凭借着自学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终于种出了令自己满意的蔬菜。
而且她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是全程直播的,可以说全网都知道安宁饭店从源头开始提升品质,所以价格上涨的消息出来,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好的农作物是在这片土地上种出来的,朱卿月就干脆跟先锋村达成了合作。
今年地里种出来的农作物她照单全收,等到明年,她会把自己需要的农作物清单给先锋村,让村民按照她的方法来种,等秋天的时候按照比市场价高三成的价格来收。
得到这个消息,村子里的人也都很高兴。
跟企业合作,就意味着收成有了保障。
接着是朱陶宁,九月到了,她也该去中科大少年班入学了。
她在农村期间办的补习班非常成功,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这个年纪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习惯。
在她的带领下,来上她补习班的小朋友们都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只要保持着这些习惯,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内,成绩不会太差。
还有任北。
经朱陶宁观察,她认为任北很有天赋,适合走体育这条路。她适当给任北提了些意见,也做了一些规划。
不过她九月就离开了,以后任北具体要做什么,她也不好多干涉,也只是给了相应的意见而已。
科大不在海滨城,但朱卿月的公司总部在海滨城,因此从先锋村离开以后,母女俩就得分开了。
朱卿月有想过给朱陶宁陪读,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两个人继续在一起生活。至于工作的话,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她可以线上办公。
但是朱陶宁拒绝了。
线上办公,可以是可以,可到底不如朱卿月亲自在公司坐镇要好。
现在安宁饭店正处于上升期,正是涨价、扩大规模的时候,厉氏集团还虎视眈眈,绝对不能出差错。
而且骆远公司的芯片也做了出来,新产品发布,怎么都得她这个老板亲自看着比较好。
朱陶宁不想朱卿月在这么黄金的时间段为了她做牺牲。
祝陶宁如此坚持,朱卿月也就尊重了她的想法。
不过她给朱陶宁在学校附近买了套房子,还雇了一个保姆和一个保镖。
她重金聘请这两个人,要求她们,不管朱陶宁住在家还是住在学校,都必须每天接送。
去学校那天,朱卿月请了几天假,亲自送朱陶宁到学校。
等安顿好女儿的生活,跟老师也打过招呼,她才回到海滨城。
至此,朱陶宁新一阶段的校园生活终于要开始了。
朱陶宁在网上的热度不低,网友们也都知道她要入学中科大的事情,入学当天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不过少年班到底不是多么大众的东西,讨论了没两天,热度也就下去了。
开学第一天,朱陶宁见到了她的新同学。
少年班的学生们大多都是高中以上的年纪,偶尔有一两个初中的,就已经是是比较小了。像她这么小的,就只有她自己。
少年班是一个不缺聪明人的地方,但朱陶宁这样的名人来,还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轰动谈不上,瞩目是有的。
大家或多或少看过节目,对朱陶宁的天才程度有所了解。有人认可,也有那么一些人不是很认可。
不认可的人想法很简单,那个综艺上出现的难题,很多他们也会,只是速度比朱陶宁略差一点。
只是解题速度比他们快就是超级天才了吗?
不过大家就算有想法,也只是不跟朱陶宁来往而已,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像之前朱陶宁上一年级时班里那两个同学一样,明晃晃的去挑衅。
因为少年班压力很大,课业很忙,没有人有闲工夫搞这种小动作。而且高中的年纪,已经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情商没有那么低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