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倭国是一个岛国?还经常发生自然灾害,什么地龙、海啸的,是家常便饭?”皇帝在林玉山多次不经意的提醒下,潜移默化中也对倭国有了一丝兴趣。
“回皇上,根据微臣的了解,确实是这么回事不错。倭国地理位置不好,国土可使用于耕地的面积也少。因此,他们对我国高产的粮种一直是野心勃勃的状态。”
“微臣家大哥前些时间跟着海船到过倭国一趟,发现倭国不知不觉把我国好些东西学了过去,就连他们的衣服款式,都和我国的极为相似。”
“更搞笑的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什么刺身美食,其实就是我国的鱼鲙,只不过我国用的大多是淡水鱼,他们用的都是海鱼罢了。微臣大哥说倭国人喜欢生食,好些东西都是生食的,就跟原始人一般……”
“这些也都是他们的习惯罢了,暂且没什么值得讨论的。微臣想说的是,他们生活在一个地理环境不佳的地方,却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要是放任他们继续把我国好的东西学回去,到时候,会不会滋生他们的狼子野心。”
林玉山说的这些,不少是他亲自打听来的,有些确是从林笑儿口中听来的。
说什么倭国的人十分有耐心,会慢慢把其他国家好的东西学回去,再使他们倭国变得强壮,最后会把眼光放在相邻的大尹朝这边,入侵,再占领。
如此,他们成功了便可以不用再继续生活在那个危险的小岛上面。
以前林玉山也觉得一个小小的岛国,难道还真能作乱不成?
可自家大哥亲自往倭国跑了一趟,发现他们的学习能力确实不是一般的强。
更别说,尹弈啸留下的暗卫里,还发现了不少倭国的细作。
种种加起来,林玉山渐渐的相信了林笑儿说的,倭国迟早有一天会让大尹朝动乱起来。
虽然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
但是就如林笑儿说的,在他们还处在萌芽阶段的时候,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直接扼杀在摇篮里,看他们还能怎么折腾。
大尹朝当今皇帝继位这么些年,收回了周边那么多小国作为附属国,却是没有出动一兵一卒。
朝中军队训练强度一直没有放下,武将们也多次明里暗里的强调他们的刀都要生锈了。
皇帝早就存了想要看看当前大尹朝军事实力到底如何的打算。
现在听了林玉山说的有关倭国一事,脑海里也渐渐思考了起来。
“徐首辅,你觉得林爱卿说的这些,如何?”
徐首辅和林玉山私下里关系很好,十分密切,早在来御书房之前,师生俩就一起商量过这时。
“微臣以为,我朝好些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也未曾入侵周边小国。毕竟人家主动朝奉求和,我国作为大国,也没有出兵的正当理由。这些年,我国各种厉害的武器被工部的人相继造出来,却只能放在库房里吃灰,微臣看工部的诸位大人和匠人们,成就感也有所降低。加上我国现在能造出的海船,那规模可真不小,真要是派兵遣将到倭国,倒是可以试一下我国海上作战的能力,要是有什么不足的,也能早些弥补。”
徐首辅一番话可算是说进了皇帝心里,想想哪一任皇帝,在军事上能无所建设呀。
他是从父皇手里接过蒸蒸日上的大尹朝,他也想从别的方面,让大尹朝变得更加强大。
“两位爱卿说的极是,那便召集几位一品大将军来御书房,就具体的事项做个商量吧。”
出兵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决定的事情。
以徐首辅为首的文官和几位大将军在御书房前前后后跟皇帝讨论将近两个月时间,才终于把出兵去倭国的事情定了下来。
也就在这短短的两个月内,竟然在大尹朝不少地方发现了倭国的细作。
第364章 【番外13:细作】
他们化身为大尹朝的老百姓,占用大尹朝老百姓的身份在大尹朝做生意,读书学习。
细细调查之后发现,竟然有不少倭国的细作在大尹朝和本国姑娘成亲生子,理所应当的学习起大尹朝的各方面技术。
更别说,还在铁矿山、工部等重要部门发现了细作。
深思过后,皇帝和一众大臣只觉得后背发凉。
真不知道那小小的倭国,到底做了什么打算。
他们到底什么时候起,开始密谋这些东西的。
要不是林玉山不经意中把倭国这个小小岛国放在话题中,皇上也不会去注意这个小小的岛国。
一切都经不起详细的调查,越调查,越觉得心凉。
毕竟发现朝中一些官职不小的大臣,竟然就是倭国人和大尹朝人生出来的后代。
细作竟然已经穿插到了朝中重要大臣里面,细思极恐。
只是简单的查查,就发现这么多细作,要是更深入调查,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可怕。
于是在密谋出兵倭国这个事情,朝中大臣们知道的很少很少。
同时,皇帝委派林玉山负责调查朝中各个官员的底细,下决心要把所有倭国细作给找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