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179节</h1>
但唐一倒觉得,那可能是李纯的真心话,只不过郭氏给了他一个光明正大说出口的理由而已。
正史只记载了李纯作为帝王的功绩,但也能从边边角角找到例证。
元和二年,平定李锜之后,他的家眷全部籍没入宫,其中就有两位美人得到了唐宪宗的宠爱,一个是杜牧给她写过《杜秋娘诗》的秋妃,另一个是生下了后来的唐宣宗的郑妃。
而关于大明宫的记载之中也写着,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曾经环绕整个太液池修建了廊庑四百间,用以游幸,称为“周廊”。
至于白居易写的那些讽谏诗,讽的是谁、谏的是谁,就更不用说了。
毕竟是皇帝,就算当凤凰男,也演得很敷衍啊……
“唐长史?”见唐一一直不说话,脸上的表情倒是越来越丰富,郗士美不由开口叫了一声。
唐一迅速回过神来,端正了表情,稍微回想了一下刚才的话题,才道,“所以宫中的宦官,想要借此事让皇帝对天兵不满?”
毕竟天兵肯定是站在“妻”那边的,不管是这个案子,还是郭贵妃。
郗士美点头,“应是如此。”
皇帝是肯定不会有错的,错的只会是别人。
所以为了不让玩家将郭贵妃的事情牵扯进来,皇帝在这个案子上肯定只会拉偏架。
唐一舒了一口气,如果是今天接着审下去,玩家毫无防备之下,说不定真的让他们谋划成功了。哪怕只有一个案子皇帝是不偏向他们的,都会让人感觉天兵在皇帝那里也没那么有面子,以后面对玩家时也会更有底气。
但她之前中场叫停,将案子分成了两天来审,不管明天的结果如何,都很难影响到今天了。
宫里的消息没有那么隐蔽,今天那几桩案子,说不定现在就已经传遍长安城了。天兵的“亮相”已经结束,后面的案子就没那么重要了。
絮絮叨叨这么多,就是想说,哪怕皇帝不高兴,这个案子玩家也管定了!
就算宦官不打算搞事了也一样。
唐一站起身,对郗士美道,“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郗公。”
郗士美微微皱眉,还以为天兵是要退缩,但一看唐一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想错了,也跟着起身道,“唐长史这就有些不厚道了,我看你不像是要到此为止的样子,莫非只是不想让我郗士美掺和?”
唐一很干脆地承认了,“是。”
郗士美无奈,“都到这时候了,唐长史以为老夫还能置身事外吗?”
唐一直接道,“但是到此为止,郗公最多只是离开长安,再继续下去就不好说了。”
那不只是宦官的报复,还是皇帝的报复。
虽说大唐越来越优待官员,大部分时候都只会贬谪,连夺官都不多,赐死就更少,但少不代表没有,二王八司马中的二王,可都死了。
当今这位陛下从来都算不上心胸开阔。
郗士美面上却忽然露出几分狡黠,“有天兵在,难道还护不住老夫?”
唐一仰头望天,“激将法也没用。”
郗士美便无赖道,“那没办法了,我也只好将监牢锁紧,不让人随意接触涉案之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激将法没用就威胁是吗?
——我有点喜欢这个老头了,有事他是真扛啊!
——老头确实很会说话,有天兵在,还能护不住他?实在不行可以把人送回西域来嘛,大唐皇帝的手再长也伸不到这里。
——他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唐一你就让让他吧(可怜
唐一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对郗士美道,“郗公当真想清楚了?”
郗士美有些感慨地道,“老夫仕宦数十年,一直在妥协。以前我也觉得,官场便是如此,朝堂便是如此,妥协是执政的智慧,就算是陛下也难免要妥协,何况臣子?而今见了天兵,才知世间也有不必妥协的活法,只是这个人人都妥协的世道,不允许有人不妥协。”
唐一闻言,心下也很受触动。
博弈论里有一种模型,设置一个封闭性的环境,让参与的人选择善意或者恶意。只要每个人都选善意,就能获得和平友好的环境。如果都选了恶意,就只能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而若是有人选择善意,有人选择恶意,善意者就会被淘汰。
最终,在这种模型之中,几乎不会有和平的环境出现。
因为第一个站出来表达善意是要承担风险的,所以在不知道其他人的倾向时,哪怕是心里倾向于善意的人,也不会轻易表达出善意,而是选择随大流。
既然郗士美已经想得这么透彻了,唐一也没法再拒绝,只好重新坐下来,“郗公可知我们的对手是谁?”
虽然最终目标是皇帝,但现在说那个太早了,还是先把皇帝身边的人清一清。
郗士美道,“必是吐突承璀。”
“何以见得?”
“牵扯进案子里的,就是姓董的和姓吐突的,不过董氏在本朝远不如之前风光,董文萼如今不在京中,管事的董承悦是个知进退的,既然天兵退了一步,他便不会紧追不放。吐突承璀却是陛下潜邸旧人,如今正炙手可热,宫中一直有消息说陛下想让他主管左神策军,这个当口,他又怎能在天兵面前弱了势头。”
郗士美说得很含蓄,但唐一听懂了。
吐突承璀就是皇帝手里的狗,皇帝忌惮天兵,他就必须要咬人。
——查完回来了,这个吐什么的,我还以为很厉害呢,结果就这?打仗打仗不行,办事办事不行,而且就这皇帝也还是一门心思护着,好几次迫于压力贬了,回头又立刻找个理由召回,真就只有争宠技能点满是吧?
——不说他是太监,我还以为这才是皇帝的真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