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60节</h1>
虽然论芒杰提的时候,只说了河西走廊,但从凉州到秦州这一片地方也已经被吐蕃占领,那这段路上的城市,肯定也是要开放的。
这样算起来,整条路线长达两千多里,就算是以玩家的速度,走上一趟也需要七八天,带上商队的话就不好说了。
所以为了能够第一时间进入每一座城市,了解当地的情况,玩家决定兵分三路。
第一路当然是从秦州北上,经兰州进入凉州。
这条路上还有不少被吐蕃占领的城市,当然要顺便去逛逛,所以可能会耽搁最多的时间。
第二路是从西域东行,过玉门关,进入瓜、沙二州。
这条路最远,但是最好走,毕竟西域的路都修到玉门关外了。
至于第三路,则是从灵州出发,直奔甘州。
这条路最难走,因为中间要穿过一片沙漠,不过距离是最短的。
路线规划好,就有高玩开团,玩家可以视自己的喜好选一条路线加入,报名入团。
都不用等到第二天,谈判结果出来之后,玩家就开始行动。
雁来一看,玩家动作太快,说不定他们到达城下的时候,论芒杰这边负责传达命令的使者都还没到,那岂不是玩家要被拦在城外不能进去了?
她干脆向论芒杰提议,让他直接将签署好的文件交给玩家,再写上一封说明情况的信件,由玩家带去给守城的将领和官员效率更高。
论芒杰:“……”
看着眼前这些目光灼灼、满脸期待的天兵,他心底忽然生出了一股莫可言说的恐惧。
看到赞普的要求时,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暂时跟敌人虚与委蛇,获取更多的时间乃至资源,是吐蕃人一贯的做法。
可是此刻,他忽然觉得,跟这些拥有恐怖行动力的天兵虚与委蛇的结果,可能未必是他们所能掌控的。
但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他就算再想改主意,也来不及了。
更何况,改注意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事。
怀着这种恐惧不安的心情,论芒杰最终还是在文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了印章。
命运的河流奔腾不息,身处其中的人,并不知道它会在哪里转一道弯。
第226章 “我等未忍忘大唐,大唐犹念我等乎?”
如果被问到“你对兰州的印象是什么”,大部分人的脑海里或许都是一片空白。
能说出“甘肃省省会”这个答案,就已经了不起了。
更多的人或许只能说出错误答案:兰州牛肉拉面。
无论兰州的朋友再怎么解释“我们这里不叫拉面,只有兰州牛肉面”,下一次还是会脱口而出:兰州牛肉拉面!
除此之外,兰州还有什么?
想不出来。
在现代,这座城市似乎没有任何存在感。
他是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从关中进入西北的必经之地,是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中国陆地版图的几何中心,境内生活着全部的56个民族,常住人口四百多万,每年有上千万游客在此中转,但……人们对它的印象依旧是浅浅的、单薄的。
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这座从始皇三十三年设榆中县、西汉始元六年置金城郡、隋开皇三年改为兰州,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城市,似乎仍旧只是作为河西走廊的入口,充当着“中转站”的职能。
就连不止一次从这里经过的玩家,也下意识地忽略了它。
直到现在打算进城了,他们似乎才突然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城市。
但是对于城里生活的人来说,经常看到天兵和商队从附近来来去去,却始终过门而不入,感受却是太深刻了——这两年的日子,似乎比从前的几十年都更难捱。
要说玩家的存在,完全没有对这些敌占区的城市产生任何影响,那也不至于。
不管怎么说,天天看着天兵在外面走动,城里的吐蕃军心理上多少是会感受到一些压力的——普通人消息闭塞,就算知道了天兵的存在,也是一知半解,他们却是一路听着天兵的传闻,亲眼见证这个势力在短短时间内就膨胀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西域被收复了,于阗被收复了,谁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天兵就会打到这里来?
毕竟这就是顺路的事。
所以哪怕论芒杰不开口,各地的吐蕃驻军对于当地汉民的压榨和逼迫,也都放松了一些。
这样的变化,高压统治之下的汉民们几乎是立刻就感受到了。
这无望的生活,他们原本都已经麻木了,似乎可以一直这样长久地忍耐下去。可是一旦希望的火光在心底燃起,麻木的心脏又重新活了过来,于是那些原本已经习惯了的痛苦,竟反而变得难以忍受了。
这些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翘首以盼,期待着哪天大唐的天兵就打进城来,光复兰州。
在这种期待的驱使下,有人在挨打的时候开始试着闪躲,有人在遭受不合理待遇时据理力争,有人悄悄联合起来拖延工期,甚至有人在商队经过时爬上城头,遥望车队最前方飘扬的红底唐字旗——
这样的骚动越来越多,并且在吐蕃守军的容忍下,次数越来越频繁、动作越来越大。
如果天兵再不来,也许等到哪一天,其中一方再忍不下去,冲突就会爆发。
但是天兵毕竟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