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4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441节(2 / 2)

登录游戏的新玩家数量,也比她预计的更多一些。

幸好在设置新手村的时候,雁来就费了不少心思,既不能让新玩家扎堆出现,影响原住民的生活,又不能太分散,连组队的同伴都找不到。

雁来本来以为是这款游戏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不过在论坛上搜索一番之后,就得知了玩家人数超过预期的真正原因。

——厂商给全息设备降价了!

而且这一次力度很大,基本上是把原本的价格给砍半了,虽然仍然不算便宜,但是很多原本望价格而生畏的人,都咬牙入手了一套。

毕竟在各种网络传说之中,已经将这款游戏吹成了绝无仅有的神作,在负担得起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想进去体验一下的。

反正游戏世界的自由度据说很高,玩法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了。

实在不行就当旅游模拟器来用,比现实划算不说,还方便,目前在全国范围都可以传送。

不过雁来不知道的是,设备能够降价,离不开很多人的努力,尤其是官方的支持。

好在这一回,雁来也不像上次那么局促了。

如今游戏世界一片太平,各地的百姓也都习惯了天兵的出现,又有老玩家接了任务去引导新人,就算大家能感觉到天兵的数量多了一些,受到的影响也有限。

更需要雁来操心的,反而是如何尽快开启更多的复活点。

所以安排好了公测的事之后,她就又将日拱一卒的工作重新捡了起来。

不管是游戏内还是游戏外,玩家还是原住民,所有人都在努力。

在这种欣欣向荣的气氛之中,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秋收结束,有天兵在,各地的税收情况便第一时间报到了长安。

一开始看到那个数字的时候,清税司的官员简直不敢相信。

大唐原本有那么多种类繁杂的税,基本上可以说是想尽办法再搜刮了,可是每年能够收上来的,也不到一千万贯,还得加上盐铁税,才能勉强覆盖朝廷的支出。

所以雁来改革税制,大部分人都不怎么看好。

只不过这样确实极大地降低了百姓的负担,而且雁来也想了别的法子来填国库的窟窿,再加上这些事都是交给天兵去办,朝廷官员就算不满,也做不了什么,所以也没有人将反对的态度摆出来。

不过私底下免不了议论一番,觉得天兵不食人间烟火,把治理天下看得太简单了。

结果现在是怎么回事?

明明那些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都尽数抹除了,就连户税、人丁税都不征了,只留下二十税一的田稅,结果居然还是收到了七百多万贯的钱粮?

再加上盐、茶、酒等税,基本上就能跟之前的岁入持平了。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资历不深、为官经验不丰富的年轻官员还在震惊,像李吉甫这样的老臣,已经忍不住叹气了。

这其中的奥妙,戳穿了其实很简单、也很难堪。

从前的税,收上来之前、收上来之后,都会有一部分落入私人手中,再加上转运的消耗,真正送到朝中的,自然十不存一。

现在虽然能收的税大幅降低了,可是因为有天兵看着,保证了整个过程的高效廉洁,最终收到的钱居然也没有变少。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比如原本的世家豪族不仅会隐田隐户,还会想方设法避税,现在却都老实了,再比如天兵来了之后,开垦了不少无主的荒地,让大唐的土地数量大幅上涨。

但就算除去这些,也足见从前的贪腐情况有多严重。

以前,像李吉甫这样的官员,虽然也会反省,虽然也觉得皇帝收下面的进奉不对,可是没有数据的支持,他们也说不清情况到底有多严重,稍微劝一劝,皇帝肯听,大家就很满意了。

人无完人嘛!

可是现在,看到了具体的数据,才知道之前的情况有多么触目惊心。

在天兵出现之前,整个大唐从上到下,从朝廷到地方,从皇帝到小吏,恐怕就没有一处是干净的,这样一个腐朽的朝廷,连运转都勉强,又如何能够期盼长治久安?

虽说那些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但李吉甫还是打算将之记录下来,以警醒后来者。

几年前,李吉甫就上过一本元和国计簿,他打算从现在开始搜集新的数据,等到雁来登基之后,再上一本新的。

到时候两本书对照着看,应该别有趣味。

且不提李吉甫的个人追求,只说税收的结果传开之后,大部分人倒是终于可以放下心了。

之前他们总担心朝廷没有足够的收入,哪天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虽说天兵赚钱的手段十分了得,可也不能一直让天兵来补贴吧?一时如此也就罢了,一直如此,大家怎么在天兵面前抬起头来?

况且这个结果也证明雁来并不是乱来,她是真的知道怎么治理国家。

跟着这样的主上,当然更令人放心。

……

朝廷官员考虑的是未来、是长久,而那些尚未入仕的年轻人,自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今年的科举考试上。

虽然不管哪一年的科举,考出来的都是进士。

但在已知雁来明年就会御宇登极的情况下,明年春天的那一科省试,必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所以但凡是有点想法的士子,都想参加这一科。

各地官员当然也是心领神会,纷纷增加了解试的名额,打算解送更多的士子入京,共襄盛举。

十二月,各地的解试都已经结束了,按照雁来收到的名单,今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士子,将达到惊人的五千多人!

要知道,之前人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一千多,大部分时候也就是三五百。

不过也不奇怪,大唐的科举,出身和名声至关重要,才华反而是次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寒门子弟干脆直接死了科举的心,留在家里读书、种地。

但是自从玩家搞出糊名之后,去年就有不少寒庶子弟被取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