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4节(2 / 2)

“况且更名乃大事,太孙更是承天命而生,姓名已然上呈昊天和宗庙,岂能轻易改动。”

“臣说句大不敬之言,若苍天因此降下灾祸,谁能担责?”

“你……”李善长位于诸公之首,何时被人这样怼过,当即就怒气冲冲的道:

“陛下,臣参杜佑妖言惑众,请陛下明查。”

此言一出,朝堂又安静了那么一瞬间,众人都诧异的看向李善长。

现在是讨论太孙的事情,大家各抒己见,你给人扣妖言惑众的帽子是几个意思?

是觉得自己的颜面比太孙重要,还是想给皇帝心里扎刺啊?

朱元璋脸色也冷了三分,说道:“韩国公多虑了,不过是各抒己见而已,杜春官并无此意。”

“不过身为下属,如此直言顶撞上官也是不敬,杜春官快给韩国公赔个不是。”

“臣知错,这就给太师赔礼。”杜佑嘴角浮起一丝笑容,马上承认错误并向李善长赔礼道歉。

李善长见皇帝和稀泥,也只能顺坡下驴,但心中的愤懑之意又多了几分。

不只是对杜佑的,更是对朱元璋的。

自胡惟庸之后,朱元璋一直在打压淮西集团,身为集团领袖李善长心里自然不舒服。

当年靠着我们打江山,现在想玩兔死狗烹那一招是吧?

不过他还没有老糊涂,知道不能将这种想法表露出来,否则就是下一个胡惟庸。

所以在察觉到朱元璋的想法之后,他也不再多说什么。

但因为他生事,朱元璋也没了继续讨论下去的兴趣:

“太孙更名之事我自有考虑,尔等无需操心……诸卿可还有本奏?”

众人都低着头不说话,按照以往的情况,这基本就意味着早朝结束了。

太监正准备按照规矩唱‘有本上奏,无本退朝’的时候,一个人影大踏步上前,正是毛骧。

“陛下,臣有本奏。”

朱元璋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说道:“若不是当紧的事情,私下奏报即可。”

哪知毛骧却直接回道:“陛下,此事关系国家社稷安危。”

此言一出,朝堂刹那间再次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十有八九是赵瑁那边审出结果来了。

王志、麦至德等人的心陡然悬起,赵瑁不会将大家给卖了吧?

朱元璋已经肯定,毛骧要汇报的是赵瑁之事,心中不禁气急。

你个混账东西有没有点眼力劲,刚才还在谈册立太孙的事情,你就来汇报大案是几个意思?

想给册封太孙这件大喜事加点血色是吗?

就不能等到明天再汇报?那些贪官都已经被锁定了,他们还能跑了不成?

更让他愤怒的是,如此大事毛骧竟然没有提前汇报自己,而是拿到朝堂上当众说。

真是该死。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好再阻止,只能道:“哦,是何事?”

第17章 六部全军覆没

毛骧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皇帝的死亡名单,心中正得意着呢。

这次的贪腐案就是他崛起的契机。

“陛下,经臣连夜审问,赵瑁已经招供,这是他的口供。”

果然是赵瑁的事情,群臣的心都提了起来。

大太监刘盛接过口供双手高举过顶的呈上来。

朱元璋抓过仔细翻看,供出来的同党大体上和锦衣卫查到的差不多,只是多了几个不疼不痒的小官。

他马上就明白,这口供是赵瑁弄出来的。

认识到这一点,他也就没有耐心看下去了,粗略翻了翻就一巴掌拍在龙椅的扶手上:

“狗胆包天,你们真当咱死了是吗?”

群臣噤若寒蝉,将头低下不敢说话。

王惠迪、王志、麦至德等人心中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皇帝为何如此震怒,和预想里的不同啊。

“刘盛,将口供读给他们听。”

“是。”刘盛小心翼翼的取过口供,扫了一眼上面的文字,眼睛顿时就瞪大了,一时间竟然忘了读。

朱元璋见他没声音,怒道:“嗯?你还在等什么,莫非你也与他们有勾连?”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