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6节(1 / 2)

('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十二个布政司的‘受害’富户,没有一个进京告御状的。

不是不敢,也不是没能力,而是这本身就是一场钱权交易。

而且站在皇帝的角度,打击地方豪强本身就是政治需要,刚好这些人又给了机会。

所以陈景恪认为,郭桓案是洪武四大案里,最不应该有争议的一个案子。

当然,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没有争吵的必要。

关于郭桓案,很多人被案件名字误导,认为这是一个叫郭桓的官吏组织的犯罪集团。

其实不是的。

之所以叫郭桓案,是因为这个案子是以他为突破口被发现的,所以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

实际上这个团伙早就存在了。

前世郭桓案是洪武十八年,也就是三年后才被发现。

洪武十七年以前,郭桓一直在地方任职,洪武十七年才升任户部侍郎。

他不可能在一年内,将整个六部都拖下水,还将自己的贪腐集团扩展到十二个布政司。

而且业务还如此的广泛,侵吞官粮,找地方富户填补亏空,还征收各种苛捐杂税。

他要是有这能力,早就将朱元璋弄死自己当皇帝了。

这个贪腐集团必然早就已经存在了,他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就已经加入。

后来升任户部侍郎,才成为核心成员。

而礼部尚书赵瑁和刑部尚书王惠迪等人,常年在中枢任职,也只有他们才有这个能力组建这样的集团。

甚至不排除这个集团更早就存在了,他们也只是继承而已。

陈景恪正是基于这个推测,才敢提前三年就状告赵瑁贪腐。

一手掀开这样的大案,他心里还是很害怕的。

太容易被报复了。

还好,朱元璋将他给撇了出来,这件案子变成了赵瑁自己扛不住酷刑,主动招认的。

就此事而言,陈景恪还是很感激他的。

治疗马秀英的心态也有了变化,之前是出于对历史人物的好奇,以及为了救自家老子。

现在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让老朱晚年不那么孤单,也少杀几个人。

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

毕竟马秀英的病需要长期治疗,而他是最擅长治疗这种病的人。

只要马秀英不死,只要他自己不作死,就没人能动的了他。

利用三天假期,陈景恪将行李全部打包。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被褥之类的不用带。他和朱雄英住一块的,啥东西都是现成的。

就算没有,也可以问朱雄英要。

真正要带的也就几件换洗衣物,更多的是各种书籍和手稿,足足装了一大箱子。

这两天他也抽出了所有时间,陪伴陈远和冯氏。

他是穿越母胎,对陈远夫妇感情很深,且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分别。

下一次见面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明朝休沐制度是历朝历代最严苛的,朱元璋规定一年只有三天假。

虽然后来迫于压力改成每年一个月,但也基本都集中在年末那一段时间。

平时一个月也不一定有休息时间。

虽然他不是正式官吏,但想出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陈远还好,冯氏是最难过的。

就这一个孩子,简直就是她的心尖尖肉,所以动不动就抹眼泪。

这两天也是一直守在陈景恪身边,好几次他半夜醒来,都发现冯氏坐在自己的床边。

弄得陈景恪也非常伤感。

时间不会因为她的不舍就停止流逝,眨眼就到了陈景恪入宫的日子。

杜同礼找了一辆小车,亲自帮他运送。

陈景恪知道对方想结交自己,而他也想让对方多照顾一下自己父母,所以也没有拒绝。

只要杜同礼不做天怒人怨的事情,他不介意帮忙。

陈远夫妇一直将他送到皇宫门口,依然久久不愿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