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6节(2 / 2)

然后他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东宫,有些事情也是时候收场了。

吕氏是否无辜,已经不重要了。

威胁到了太孙,这个理由就足够她死了。

当年常氏薨逝,一来是觉得东宫没有女主人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二来是想找个人替代常氏,免得朱标沉浸在悲伤里。

所以就同意了群臣的奏请,为太子寻找新的太子妃。

吕氏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关键是她没有兄弟,将来不会有外戚干政之事,就将其扶正。

不成想竟演变成现在这种情况。

看来以后册封太子妃之事不能着急。

-----------------

今天朝堂上的事情,以惊人的速度传扬开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应天府。

并迅速向全国各地传播。

当然,传开的只有一件事情,重启科举。

至于黄河决堤、内阁等事情,连点水花都没掀起来。

读书人纷纷走上街头,四处打听此事的真假。

平日里嘴巴很严的大人物们,今天全成了漏勺一样,恨不得拿着大喇叭宣扬此事。

陛下当庭承诺重启科举,而且还下特旨开恩科,今明两年连续举办两次。

消息一经证实,读书人彻底沸腾,到处都有高呼万岁之声。

之前辱骂皇帝残暴的声音,几乎全部消失。

赵瑁案这样轰动全国的大案,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要问为什么?

反正被杀的又不是我,科举可是和我息息相关。

阴暗一点想,官位就那么多,不狠狠杀一批,哪有我们的位置。

随后更多更详细的消息传出。

礼部侍郎公孙聪率先上书,请求重启科举。

刹那间,公孙侍郎成为了读书人口中的好官,万民表率楷模。

声望超过了朝中的名臣大儒。

科举改制的消息也随后传出?

什么,考中之后要先当两年刀笔吏?

这……我辈读书人岂能……岂能不体谅圣意。

这个法子好啊,我们一定好好干。

什么,按照省府划分名额?

这个法子……这个法子也好啊,照顾贫困地区的读书人,陛下泽披天下啊。

什么,你不同意?

打死你个乱臣贼子。

读书人群体完全没有任何意见,全盘接受了新的科举制度。

少数有意见的人,也迅速被别的读书人给镇压了。

总之一句话,谁敢阻挠本次科举重启,谁就是罪人。

礼部那边只用两天就拟定了具体的方略,并呈报内阁。

其实内阁的办公地点,就是原来四辅官的办公房。

只是换了个名字,换了几个人,略微修改了几条制度而已。

再加上又有两个原四辅官以老带新,内阁很顺滑的就接手了政务。

一切看起来都没有什么改变。

但朱标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自从丞相制度废除,政务基本上都是朱元璋和他两个人处理。

那么多奏疏,也都是爷儿俩批阅。

朱标都已经不知道自己多久没有休息过了。

但现在,他却有了一种惬意的感觉。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