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都富了,谁去干脏活累活?
你纵使有登天的本事,只需要轻飘飘的一条政策,就能将你锁的死死的。
陈景恪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局面。
将大明京师放在洛阳,确保中部地区拥有一座政治中心。
整个中原是一体的,有一个地方发展起来,就可以辐射大部分地区。
陈景恪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说道:
“广通渠挖通,洛阳的经济影响力,就可以借助水运辐射到长安。”
又画了一条长线道:
“黄河回归故道,下游的山东河北,处在黄河水运的要道上,也可以被辐射到。”
朱标不禁再次颔首,这也是他想将京畿放在洛阳的原因之一。
陈景恪又画了好几条线:
“还有大运河,事实已经证明,大运河沿岸的经济,发展的都比别处好。”
“隋唐运河拐了个弯路过洛阳,辐射的区域更广,使得更多的地方受益。”
“而蒙元却从未考虑过这些,他们只是为了更方便从南方运粮,就将这个弯捏直了。”
“虽然缩短了八九百里路程,却也削弱了大运河的经济辐射能力。”
“在他们眼里,大运河就只有运粮一个功能,别的通通无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蒙元缺少大一统国家的眼界。”
“我们可以重新开通隋唐运河……”
“如此一来,洛阳只需要通过水运,西可直达长安,东入大海。”
“北通北平,南至余杭……”
看着面前多出许多线条的地图,想象着陈景恪勾勒出的宏伟画面。
朱标也不禁激动起来,连声道:
“好好好,好呀,如果你的计划能全部实现,大明将重现汉唐雄风。”
第141章 活的功漕神
“嘿嘿……”陈景恪信心满满的道:
“大明的未来,定将远迈汉唐。”
他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在汉唐之时,这些地方要么还未纳入中原王朝,要么还只是羁縻地。”
“而现在,这些地方尽皆为大明国土,湖广亦成为富庶之地。”
“大明立国就有六千余万人口,超过唐朝巅峰时期……”
“再有数百年积累的经验和生产力……我们现在就是踩在先辈的肩膀之上。”
“若还无法超越汉唐,那也太愧对华夏列祖列宗了。”
此情此景,朱标也被他说的热血沸腾,大笑道:
“哈哈,景恪好志气。”
“我等后人定然要开创远迈先辈的功绩,如此才能对得起他们。”
随行人员听到马车里的动静,都诧异不已。
不知道什么事情,让太子殿下如此失态。
开创远超历代的功业?
太子殿下果然志向高远、胸怀四海啊。
朱标很快就冷静下来,继续方才的话题:
“你刚才说,走一步看两步。”
“第一步应当是迁都洛阳,第二步是什么?”
陈景恪用笔在北平画了个圈:“重点建设北平,甚至可以将这里当做陪都来打造。”
朱标不解的道:“为何?”
陈景恪依照地形一一为他讲解:
“北部战线离我们太远,想要更好的经营,就需要一个支撑点。”
“为北方提供粮草、物资等等各方面的支持。”
“北平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最适合做支撑点的地方。”
“首先它脚下是一片巨大的平原,足以承载巨量人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