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修皇城的幌子坑害百姓,贪污国家钱粮,压榨工匠……
足足修了六年,凤阳皇城都没修建完成。
洪武八年,不堪压榨的工匠开始罢工,朱元璋才知道事情已经烂到这个地步了。
感觉事不可为,就下令停止修建凤阳皇城。
就这么说吧,也就老朱念及李善长的功劳,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否则都不用等他牵扯进胡惟庸案,就凭这一件事情,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他有没有贪不重要,整个工程烂成这个样子,他这个总负责人难逃干系。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谁还敢接手这个活儿?
其实朱元璋也不放心将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他们。
除了因为上次的教训,还有一个根本原因。
这次修建新都,他是准备动用军户的。
这些人大多都经过军事训练,给一把武器就是军队。
只有特别信任的人,才能担任这个职务。
还有谁比太子朱标,更让他信任的吗?
没了好吧。
当年将凤阳皇城营建工作交给李善长,那是因为太子还年轻。
现在朱标年龄够了,能力也毋庸置疑。
交给他最合适不过。
到时候咱坐镇应天,标儿坐镇洛阳,一南一北保准出不了事。
而且皇位早晚是标儿的,由他亲自为自己营建一座新都,也有特殊意义。
所以,朱元璋当即就宣布:“洛阳新都营建,由标儿亲自主持。”
“咱决定,抽调二十万军户,参与新都营建。”
听到前半句,群臣都如释负重。
太子负责好啊,出了事儿也怪不到我头上。
但听到后半句,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陛下,万万不可啊。”
第152章 两个亿啊两个亿
陛下这尼玛是疯了吧?
这是群臣听到朱元璋说,要用二十万军户修建新都时的第一想法。
这么多人,造反都够了。
二十万军户,可不是二十万军队。
军户是按照一户人家来算的,就以一户五口人计算,就是百万人。
其中大部分还都接受过军事训练。
你当初造反的时候,实力都没这么强好吧。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有多危险。
还让他们去做徭役修都城,这是逼着他们造反啊。
别说是派太子过去主持工作,就算你亲自过去,都够呛能镇得住。
这时候就算是最有私心的人,也是拼命的反对。
这一刻,所有人奇迹般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众人的反应,朱元璋早就预料到了。
他就是造反起家的,岂会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就是故意说出来吓唬一下众人而已。
“众卿勿急,咱会在洛阳划出一部分荒地,租给他们耕种。”
“等新都建成,这些土地就归他们所有。”
“并将他们的军户籍,改成民籍,诸位以为此法是否可行?”
众人顿时鸦雀无声。
等等,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新都建成,就能脱离军户身份变成民籍,还在都城附近分配良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