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往大了说就是道统之争……”
“你是不是觉得,这次斗争为何如此简单?儒生们的反抗也不是很激烈?”
陈景恪点点头,儒生们确实没有怎么抗争。
除了写写文章打打嘴仗,什么都没做。
不过,在他看来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就是一个发型,一个风俗习惯而已。
或许涉及那么一点礼法问题,可也不应该这么严重。
就算剃短发又能如何?
自己又没有提出什么学说思想,撼动不了儒家的地位。
突然,他想到徐达方才的话,剃发往小了说不值一提,往大了说涉及到道统。
很明显,儒家选择了大事化小。
可为什么他们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答案很简单,自己背后站着的是皇帝,又有徐达和蓝玉表态支持。
如果他们强行抗争,很可能会招致皇帝的打击。
最后抗争失败,儒家的脸面丢的更大。
或者说,文官们也知道,这是勋贵群体对他们的反击。
知道争不过,又理亏的情况下,选择了视而不见。
所以,从始至终都只是普通儒生们在抗议,大儒全都保持了沉默。
文官系统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应激反应。
可还是那个问题,我今天来不是听你讲课的。
你不应该解释一下,为何利用我吗?
就算想找个机会打击一下文官。
以咱们的关系,你直接告诉我,我会不同意吗?
徐达就像是没有看出他在想什么,继续说道:
“剃发不论是道统之争也好,利益之争也罢,你都占据着绝对优势。”
“可你竟然没有行雷霆手段,以最快的速度推行此法,而是试图说服别人。”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可你的想法太幼稚了,幼稚的可怕。”
“不服气是吗?”
“你完全可以等剃发完成之后,再告诉大家,为何要这么做。”
“你觉得是通过讲道理,让百姓剃发容易。”
“还是剃完发再给百姓讲道理,百姓更容易接受?”
陈景恪嘴巴张了又张,答案自然是后者。
纵使剃发有一万种好处,可传统更加深入人心。
想让他们剃发,宣传防疫知识反而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破除心中的障碍。
可是如果用强制手段,给他们把头发剃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头发都已经剃了,他们心中的障碍也就不存在了。
接下来就是单纯的科普防疫知识,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你的方法,在强势的时候显得保守。”
“磨磨唧唧的,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了内耗上。”
“处在势弱的时候,又显得过于激进。”
“过早的暴露了目的,必然会遭到对方的打击。”
“此时你应该先不提剃发,只宣传防疫知识。”
“告诉大家长头发容易藏污纳垢,要勤打理。”
“这叫蓄势。”
“等到所有人都知道,并认同这个观点,再找机会尝试推广短发。”
“如此才能更好的破局,并达成目的。”
陈景恪彻底沉默了,被徐达这么一分析,他发现自己确实用了最愚蠢的办法。
徐达拿起杯子一饮而尽,长出口气,又说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