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不出所料,劳累成疾。
“白兄,你应该好好修养一两年,否则恐命不久矣。”
白英也是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的问题竟然如此严重。
“陈伴读,你可莫要骗我。”
陈景恪正色道:“我从来不拿生命开玩笑,你这是积劳成疾。”
“也就是现在身体强壮,还能抗一抗。”
“若换成四五十岁的人,早已经没了。”
白英脸色微变,他今年也才三十出头正值壮年。
且事业有成,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自然不愿意死。
不过迅即就恢复了正常,苦笑道:
“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要经历生死难关了。”
然后正色道:“皇恩浩荡,且江南百姓为毒虫困顿千年,我又岂能为了一己之私置身事外……”
陈景恪打断他的话,笑道:“谁说让你置身事外了,这次你来是出谋划策的,具体的工作交给别人去做。”
“你就老老实实的吃药调养,等身体恢复了,朝廷那边还有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等着你去做呢。”
一听说有大工程,白英立即就来了精神,追问道:
“大工程?之前重修了黄河淮水,这次不会是准备对长江动手吧?还是说准备复通济水?”
对长江动手?复通济水?您是真敢想。
陈景恪说道:“济水都干涸近千年了,复通得不偿失。”
“现在告诉你也没什么了,迁都之后朝廷准备复通隋唐大运河。”
白英恍然大悟,说道:“是了是了,复通隋唐运河,不论南北,往来洛阳都能节约数百里路。”
不过他神色里也难掩失望之色。
复通隋唐运河虽然也算是大工程,可有前人留下的经验在,对他来说技术含量实在太低了。
他更想要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情。
而且相较于自己,他心中也为自己的老家山东感到遗憾。
漕运代表的就是财富。
京杭大运河从山东腹地穿过,沿途地区经济发展的都很不错。
这也是黄河夺淮入海之后,山东依然能保留一定生机的缘由。
而恢复隋唐大运河,山东段基本就废了。
沿途的地区,恐怕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好日子了。
不过还好,黄河回归故道,算是有得有失吧。
陈景恪岂能看不出他的想法,心下暗笑不已,技术大牛都有这样的脾气。
“很失望?那如果我说,在复通隋唐大运河之后,还要保持山东河段的漕运能力呢?”
闻言,白英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说道:
“我就知道,你的计划不会如此简单。”
但随即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黄河水流量有限,恐怕无法支撑两段河道。”
陈景恪说道:“我对水利所知不多,只能给你两个提议。”
“一是将山东段缩窄,大船绕道走隋唐故道,中小船只走山东段。”
“二是重新梳理山东境内河流,整合多余水资源。”
在火车没有出现之前,漕运就是最便利的交通方式。
漕渠沿线的经济发展都非常好。
他提议复通隋唐大运河,安徽河北都会跟着受益。
但如此一来,山东就成了受害者。
陈景恪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又怎么会不考虑到这种情况呢。
前世黄河夺淮入海,少了黄河水资源,白英都能将山东段大运河修好。
这一世有了黄河水的补充,再将山东段大运河缩窄,疏通的难度只会更小。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中的难度依然非常大。
必须要懂水利,还要了解山东河流分布,才能重新调配水资源。
而这两个条件,白英都满足。
所以,在听到陈景恪的提议之后,他不但没有觉得困难,反而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既能一展所学,又可以造福家乡,他自然一万个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