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6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69节(1 / 2)

(' “最开始他们以为大明要在那里建立郡县制,那简直就是在要他们的命,自然会跳出来反抗。”

“后来发现大明恢复了朝鲜国号,依然重用原本的权贵。”

“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自然就不愿意反叛了。”

徐允恭点点头,说道:“使节团的作用也很大,冒着危险去游说高丽的读书人和文官,不少人为此牺牲。”

“后面又帮助新建的朝鲜国梳理政务……”

“我们能顺利撤军,他们居功至伟。”

陈景恪心情沉重了几分,说道:“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的,封赏会如数交到他们的家人手上。”

又聊了几句,陈景恪忽然问道:“你见到方孝孺了吗?他现在如何了?”

第259章 乱认祖宗

说起方孝孺,徐允恭一脸的敬佩,道:

“方先生真国士也。”

陈景恪虽然有各种渠道,可以获得朝鲜那边的信息,但毕竟远隔重洋,了解的并不细致。

见徐允恭都如此敬佩,非常的好奇:

“哦,他都做了什么?竟让你如此夸赞。”

徐允恭娓娓道来,将事情大致讲了一遍。

最初的时候,高丽很多人心中是非常仇视大明的。

一些原本亲大明的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从而走上了敌对之路。

甚至使节团里的很多读书人,都认为大明此举非义战。

方孝孺第一个站出来反驳这种观点。

虽然无法说服心怀成见之人,却让支持大明行动的读书人,更加的理直气壮。

之后他又第一个走出去,联络以前认识的高丽文人,为大明争取人心。

期间遭受的刺杀已经数不清多少次,最危险的几次离死只有一步的距离。

“保护他的精锐将士都牺牲了二十三人,可见他面临的危险有多大。”

“可是他毫不退缩,继续去游说高丽文人,甚至还在各大城市公开演讲辩论。”

“使节团的文人受到他的感染,也纷纷出动为大明争取人心……”

“前后共计六十七人死于敌人刺杀。”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牺牲,逐渐挽回了高丽文人之心。”

“为后续平定叛乱,建立朝鲜王国,奠定了基础。”

陈景恪端起酒杯:“敬义士。”

然后一饮而尽。

穿越后第一次喝酒,呛的他非常难受。

徐允恭连忙给他倒了一杯水,说道:“不会喝酒就别勉强自己。”

陈景恪灌了几口茶,说道:“我是高兴,大明文人的脊梁还在。”

这些事情有些是他知道的,有些是第一次听说。

作为一名华夏人,他心中对那些人充满了敬佩。

“大明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陛下已经决定,授予参与此事的文人军功。”

“以后但有空缺,会优先任用他们。”

徐允恭也由衷的感到高兴:“陛下英明……相信经此一事,大明会有更多文人站出来。”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继续说,方孝孺最近在做什么?”

徐允恭回道:“正带领一群高丽文人,说是要编写一本朝鲜史,为朝鲜溯本归源。”

“此事现在已经成为朝鲜最大的盛事,无数文人想要参与其中。”

写史?陈景恪眉头微皱:“此事上报朝廷了吗?”

徐允恭颔首道:“朝鲜王呈送了一批国书,随凯旋大军一同送来应天,想必有关于此事的奏报。”

陈景恪恨不得立即将朝鲜国书取过来,看看有没有这玩意儿。

编史书本来就是大事,给朝鲜编史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一个不好可能会动摇大明在当地的统治。

方孝孺这是发哪门子的疯啊。

不过这会儿正在举行庆功宴,自然没时间给他找国书,只能等明天再说。

之后两人又聊起了其他事情。

总体来说,朝鲜王国的局势比大家预计的要乐观的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